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5939980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这首词写于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后的第一个中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古今词话》云:“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

1.下列对本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还概括了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怀疑、厌倦。
B.“新凉”,不仅指自然节候的变化,同时也是指人生命运的起伏不定、变幻莫测。这句话把自然与人生结合起来,寄意深刻,韵味悠远。
C.“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作者撷取萧瑟秋风、纷飞落叶这两个典型的秋色秋景,慨叹被贬后的无聊,以哀惋的笔调道出人生百无聊赖之情。
D.“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点出了作词的时间与主旨。“中秋”以想象中的乐景写哀情,使哀情稍为缓解;“北望”点出了作词的主旨──忧国之心,身世之感。
E.本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全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2.本首词与《赤壁赋》为苏轼同一时期作品,《赤壁赋》中作者内心已趋于平淡、释然,本词的思想感情是否与其相同,结合“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句加以分析?
【知识点】 苏轼(1037-1101)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①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开放,诗人赋予了红梅不与众花争春的高贵品性。
B.诗人托物言志,以红梅自况,“自恐”句并非真的担心,而是在含蓄地表达不愿趋时的思想感情。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天性高洁,但难掩其错过春天百花争艳盛景的落寞与无奈。
D.“绿叶”和“青枝”被前辈诗人石曼卿作为品评红梅的标准,诗人认为这些不能体现红梅的品格。
2.诗人赞赏红梅怎样的品格?请作分析。
2022-12-13更新 | 12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暂著南冠不到头,却随北雁与归休。

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当日无人送临贺,至今有庙祀潮州。

剑关西望七千里,乘兴真为玉局游。

【注】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大赦天下,六十多岁的苏轼被命移居廉州,九月改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行至英州,复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外州军任便居住。年底途经大庾岭,写了这首诗。


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18-10-13更新 | 2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1】

苏轼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

若人今已无,此竹宁复有。那将春蚓【2】笔,画作风中柳。

君看断崖上,瘦节蛟蛇走。何时此霜竿,复入江湖手?

晁子拙生事,举家闻食粥。朝来又绝倒,谀墓【2】得霜竹。

可怜先生盘,朝日照苜蓿。吾诗固云尔,可使食无肉。

注释:【1】组诗作于与可亡故后。在最后一诗后,有作者自注:“吾旧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2】春蚓:出自《晋书》,形容书法作品中的字无筋骨。【3】谀墓:为人作墓志所得报酬的戏称。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可画竹时”四句描述与可作画时达到了身心两遗、物我两忘的境界。
B.“若人今已无”四句慨叹与可故去,而今世人只知画柳树,不再懂画竹。
C.“君看断崖上”两句描写与可笔下之竹,“蛟蛇走”形象地写出霜竹特点。
D.“晁子拙生事”四句写晁补之家境贫寒,却“谀墓”得画,可见其品性。
2.下列对这组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引用“庄周梦蝶”的典故,传达出丰富的意蕴,含蓄而富有表现力。
B.第二首诗描绘霜竹时,由远及近,在反复对比中咏叹,曲折有致,情思邈远。
C.第三首诗描述晁补之藏画之事,语言质朴而风趣,蕴含着深厚、复杂的情感。
D.三首诗以“竹”为核心意象,在诗意上层层推进,揭示与可画竹的艺术魅力。
3.诗人借组诗表达了自己对画家和藏画者的丰富情感,请结合组诗具体内容简析。
2023-01-03更新 | 2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