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简明、连贯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6015278
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妻子对酒驾的丈夫说:“你想死别带上我!”
B.小明为了阻止过道上乱停车的行为,贴出标语:乱停车则放气!
C.医院欢送康复病人的临别赠言:但愿您身体健康,哪怕我们的药生虫也不怕。
D.李刚邀请赵明参加父亲的寿宴,赵明高兴地说:“祝家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知识点】 简明、连贯解读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1】下面是有人根据《烛之武退秦师》的前两段编写的一幕短剧,其幕后台词空缺。幕后台词指演出时由幕后人说出的台词,它的作用是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交代故事的相关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等等。请你结合课文和剧情,将其补写完整。

《烛之武临危受命》

地点:郑国宫廷内

人物:佚之狐、烛之武、郑伯

事因:郑国被秦、晋两国围攻

幕启

幕后台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佚之狐:(对郑伯)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秦伯撤军。

郑伯:我看,也只有这样了。唉……

[佚之狐退场,郑伯命人宣烛之武。烛之武上场]

郑伯:(急迫而恳求地)我们郑国正处于危险之中,我想派您去见秦伯,一定要说服他们撤军。

烛之武:(推辞)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

郑伯:我早先没有重用您,到危急之时才求助于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烛之武:(想了想)那……好吧。

幕落

2019-12-20更新 | 40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柳笛,在乡间又叫柳哨,阳春三四月间,柳枝刚长出嫩叶时,是制作柳笛的最佳时间。孩子们轻轻折下几枝柳条,选择一段铅笔粗细、柔嫩光滑的部位,掏出小刀子刻一道圆形的印痕,将其两端对齐截断后,用两手分别捏住枝条两头,向相反的方向轻轻拧动,慢慢反复揉捏,此时滑动的柳皮就会慢慢与柳骨分离开。接下来,用小刀将柳皮管两头切齐,截成数段,可长可短。用手一头捏扁成鸭嘴状,用小刀把外皮削薄,只留内层软皮,长短不一的一支支柳笛将做成了。田埂上,坑塘边,街巷里,(     ),使出全身力气憋足了劲吹。或远或近,或粗或细,时长时短,时缓时急的柳笛响了起来,整个村子都回荡着柳笛的声音。粗长的柳笛音色粗犷,低沉浑厚,呜呜哑哑像老牛的哞叫;细短的柳笛音质柔美,清脆响亮,嗡嗡嘤嘤如牧童的短笛。那清脆、悠远的柳笛声,踏着春雨的节拍,带着泥土的芳香,唤醒了多姿多彩的春天。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农家娃口衔柳笛,腮帮子鼓着
B.柳笛衔在农家娃口里,鼓着腮帮子
C.农家娃口衔柳笛,鼓着腮帮子
D.柳笛衔在农家娃口里,腮帮子鼓着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B.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C.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D.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用手把一头捏扁成鸭嘴状,用小刀把外皮削薄,只留内层软皮,长短不一的一支支柳笛将做成了。
B.用手把一头捏扁成鸭嘴状,用小刀把外皮削薄,只留内层软皮,一支支长短不一的柳笛就做成了。
C.用手一头捏扁成鸭嘴状,用小刀把外皮削薄,只留内层软皮,一支支长短不一的柳笛将做成了。
D.用手一头捏扁成鸭嘴状,用小刀把外皮削薄,只留内层软皮,长短不一的一支支柳笛就做成了。
2021-07-21更新 | 7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都是凡人而不是神,这一简单的事实已足以使我们能够正视自己。在我们的灵魂之中,既有崇高圣洁的境界,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那么需要、那么渴求爱与奉献的精神和能力。


①又会被鄙俗的东西诱惑   ②既会被美好的事物吸引   ③又有卑微庸俗的本能
A.①③②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
2020-10-17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