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 《宋史》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85 引用次数:42 题号:605391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谘,字仲询,唐赵国公峘之后。谘幼有至性,父文捷出其母,谘日夜号泣,食饮不入口,父怜之而还其母,遂以孝闻。举进士,真宗顾左右曰:“是能安其亲者。”擢第三人,除大理评事、通判舒州。后摧知制诰,寇准数改谘所拟制辞,谘不乐,以父留乡里请外,遂出知荆南。会翰林学士阙,宰相他官,帝曰:“不如李谘”,遂为学士。仁宗即位,权三司使,拜右谏议大夫。尝奏事两宫曰:“天下赋调有定今西北寝兵且二十年而边馈如故戍兵虽未可灭其末作浮费非本务者宜一切裁损以厚下。”即诏谘与御史中丞刘筠等同议冗费,以景德较天禧,计所减得十三之上。时陕西缘边数言军食不给,度支都内钱不足支月奉,章献太后忧之,命吕夷简、鲁宗道、张士逊与谘等经度其事。谘曰:“旧法商人入粟边郡,算茶与犀象、缗钱,为虚实三估,出钱十四文,坐得三司钱百文。”谘请变法以实钱入粟,实钱售茶,三者不得相为轻重。既行而商人果失厚利,怨谤蜂起。谘以疾累请郡,改枢密直学士、知洪州。行数月,而御史台鞫吏王举、句献私比商人,多请慈州矾,计茶法不折虚费钱,妄称增课百万缗,以觊恩赏。谘坐不察职。久之,进给事中、知杭州。衣冠子弟恃荫无赖者,谘悉杖之,境内肃然。还,勾当三班院,坐举吏降左谏议大夫。进尚书礼部侍郎,拜枢密副使。数月,丁外艰,起复,迁户部侍郎。是时榷茶法浸坏,乃诏谘、蔡齐等更议之。谘以前坐变法得罪,固辞,不听。于是复用谘所变法,语具志《食货志》。谘性明辨,周知世务,其处烦猝,常若闲暇,吏不敢绐。在枢府,专务革滥赏,抑侥幸,人以为称职。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一》)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宰相除他官                                        拟: 打算
B.而御史台鞫吏王举、句献私比商人       朋: 接近
C.谘坐不察                                        夺: 削除
D.革滥赏                                           务: 致力于
2.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赋调有定/今西北寝兵且二十年/而边馈如故/戍兵虽未可灭/其末作浮费非本务者/宜一切裁损以厚下/
B.天下赋调有定/今西北寝兵且二十年/而边馈如故戍兵/虽未可灭/其末作浮费非本务者/人宜一切裁损以厚下/
C.天下赋调有定/人今西北寝兵且二十年/而边馈如故/戍兵虽未可灭其末作浮费/非本务者宜一切裁损/以厚下/
D.天下赋调有定/今西北寝兵/且二十年而边馈如故/戍兵虽未可灭/其末作浮费/非本务者宜一切裁损以厚下/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录取分为三甲,一、二、三甲统称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投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B.翰林学士,在宋代是一种清要而又显贵的官员,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赦敕、国书以及宫廷所用文书,还侍皇帝出巡,充顾问。实际是皇帝的参谋官员。
C.景德,文中的天禧、景德都是皇帝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
D.礼部,与吏、户、刑、兵、工并称古代六部,专门负责科举考试和户籍管理事务。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谘对家人感情特别深厚。李谘的父亲曾经休了他的母亲,李谘就日夜哭泣,不吃不喝,最终感动父亲接回了母亲,李谘对母亲的孝甚至连皇帝都听闻了。
B.李谘看事情很有眼光。西北停战十年可是边饷还和原来一样,李谘敏锐地意识到可以削减不必要的花费,就给朝廷提出建议,后来果然节省了大量的经费
C.李谘善于改革。当朝廷发现内府的钱不够支付陕西边境守军的花费时,处理这事的李谘果断地提出改变商人入粟边郡获利丰厚的旧办法,实行减少商人收入的新法。
D.李谘明辨事务、他清楚地了解谋身治世之事,工作中虽然经常有繁琐的事务和突然的变故,但处理起来却总显得很悠闲,他属下的官吏也不敢随便欺负百姓。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行而商人果失厚利,怨谤蜂起。
(2)乃诏谘、蔡齐等更议之。谘以前坐变法得罪,固辞,不听。
【知识点】 《宋史》解读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赵晁,真定人。初事杜重威为列校。重威诛,属周祖镇邺中,晁因委质麾下。周祖开国,擢为作坊副使。慕容彦超据兖州叛,以晁为行营步军都监。兖州平,转作坊使。晁自以逮事霸府,复有军功,而迁拜不满所望,居常怏怏。时枢密使王峻秉政,晁疑其轧己。一日使酒诣其第,毁峻,峻不之责。 世宗嗣位,改控鹤左厢都指挥使、领贺州刺史。

从征刘崇,转虎捷右厢都指挥使、领本州团练使兼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军至河内,世宗意在速战,令晁倍道兼行。晁私语通事舍人郑好谦曰:“贼势方盛,未易敌也,宜持重以挫其锐。”好谦以所言入白,世宗怒曰:“汝安得此言,必他人所教。言其人,则舍尔;不言,当死!”好谦惧,遂以实对。世宗即命并晁械于州狱,军回始赦之。

及征淮南,改虎捷左厢、领阆州防御使,充前军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又为缘江步军都指挥使时李重进败吴人于正阳以降卒三千人付晁晁一夕尽杀之世宗不之罪。寿春平,拜检校太保、河阳三城节度、孟怀等州观察处置等使。恭帝即位,加检校太傅。

宋初,加检校太尉。未几,以疾归京师,卒,年五十二。太祖甚悼之,赠太子太师,再赠侍中。

晁身长七尺,仪貌雄伟,好聚敛,处方镇以贿闻。以周初与宣祖分掌禁军,有宗盟之分,故太祖常优礼之,再加赠典焉。子延溥。

延溥,周显德中,以父任补左班殿直。宋初,为铁骑指挥使。开宝初,太祖亲征晋阳,太宗守京邑,延溥以所部为帐下牙军,转殿前散员指挥使。九年,改铁骑都虞候。

(选自《宋史•赵晁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充前军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又为缘江步军都指挥使/时李重进/败吴人于正阳/以降卒三千人付晁/晁一夕尽杀之/世宗不之罪
B.充前军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又为缘江步军都指挥使/时李重进败吴人于正阳/以降卒三千人付晁/晁一夕尽杀之/世宗不之罪
C.充前军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又为缘江步军都指挥使/时李重进/败吴人于正阳/以降卒三千/人付晁/晁一夕尽杀之/世宗不之罪
D.充前军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又为缘江步军都指挥使/时李重进败吴人于正阳/以降卒三千/人付晁/晁一夕尽杀之/世宗不之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嗣位”指继承君位。“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长子,“位”即君位。
B.“舍人”指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通事舍人是官职名。宋、元以来也俗称权贵子弟为“舍人”,犹称公子。
C.“禁军”是封建时代受帝王管辖,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都城警备任务的军队。
D.“牙军”,即亲兵或卫兵,是中唐以后节度使的私兵,是节度使专兵的产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晁当官心切,意气用事。赵晁 自认为追随太祖多年且有军功,却不能如愿升迁,因而经常怏怏不乐,怀疑王峻排挤他,趁着酒劲到王峻府邸闹事。
B.赵晁说话随意,惹怒世宗。他在跟随世宗征伐刘崇时,对郑好谦说的话让世宗很生气,世宗把赵晁和郑好谦一起拘禁在州狱里。
C.赵晁做事果断,深受世宗器重。征伐淮南时,赵晁把李重进交给他的三千名投降士兵在一夜之间全部杀死,世宗也没有怪罪他。
D.赵晁相貌堂堂,喜欢搜刮钱财。赵晁在方镇任职时就以纳贿而出名。太祖因为他与宣祖有同宗情分而经常优待礼遇他,两次加以追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日使酒诣其第,毁峻,峻不之责。
(2)贼势方盛,未易敌也,宜持重以挫其锐。
2017-11-02更新 | 4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为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

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飞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
B.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
C.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
D.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朔望:朔,农历每个月的初一;望,农历每个月的十五。
B.斛: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C.跋:是一种相当于“序言”的文体,写在书籍的前面,用来评价书籍内容或者说明写作经过和缘由。
D.投壶: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就是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岳飞年少时就天生神力,尚气节。他的父亲岳和认为他很有义气,赞扬他以后会为了国家为了正义之事而死。
B.岳飞通过良马和劣马的对比,说明“负重致远”之才必须具备若干要素,即使是良马,如果太过于讲究“精洁”,也会相继而死。
C.岳飞忠贞廉洁。吴玢很佩服他,看他没有姬妾,妆扮好美人送给他。岳飞以皇上尚勤于政事自己岂能贪图享乐为由,拒绝了吴玢。
D.岳飞谋定后动,治军有方。每次打仗之前都会跟各个统制谋划,然后才开战;每次皇上要给他升职时,岳飞都会把功劳推给将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
(2)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5.“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比山还难撼,原因在哪里呢?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2020-11-11更新 | 21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刘谦,博州堂邑人。曾祖直,以纯厚闻于乡党,里有盗其衣者,不问。州将知,俾人故窃其衣,亦不诉理,即召前盗衣者,俾还之。直云:“衣乃自以遗少年,非窃也。”州将义之,赐以金帛,不受而去。父仁罕,轻侠自任。五代末,寇盗充斥,仁罕率众断澶州浮桥以溃贼,因诱获数十人,出刍粟给官军。补内黄镇将。尝因事至酒家。遇群寇暴集,以计悉枭其首。

谦少感概,不拘小节。初诣岭表省父,仁罕资以金帛,令北归行商。还堂邑旧墅,尝为乡里恶少所辱,谦不胜怒,殴杀之。亡命京师,遂应募从军。补卫士,稍迁内殿直都知。至道初,真宗升储邸。增补宫卫,太宗御坐,亲选诸校,授谦东宫亲卫都知.赐袍笏、靴带、器币。真宗即位,擢授洛苑使。谦起行伍,不乐禁职,求换秩,改殿前左班指挥使。上幸大名,至北苑,属谦有疾,遣归将护,谦恳请从行。既俾其二子随侍,仍挟尚医以从,御厨调膳以给之。疾瘳,毁所服鞍勒以遗中使,上闻,赐白金二百两。驾还,改捧日左厢都指挥使。

时高翰为天武左厢都校,有卒负债杀人,瘗尸翰营中,累日,发土得之。上怒翰失检察,执见于便殿。谦即前奏:“翰职在巡逻及阅教诸军,不时在营,本营事宜责之军头。”上为释翰罪。

先是,谦久权殿前都虞候,俄擢曹璨正授,谦颇形慨叹。至是,璨副马军,而升谦领禁卫焉。河北屯兵,常以八月给冬衣。谦上言边城早寒,请给以六月,后以为例。无何,以足疾求典郡,上召见,敦勉之。

       (《宋史·刘谦传》卷二百七十五)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问       置:搁置
B.州将       廉:访查
C.即召前盎求者       诘:责问
D.直       绐:告知
2.下列各组句子,能直接表现刘谦“不拘小节”和“为人耿直”的一组是
A.①尝为乡里恶少所辱②稍迁内殿直都知
B.①不乐禁职,求换秩②谦恳请从行
C.①谦不胜怒,殴杀之②本营事宜责之军头
D.①毁所服鞍勒以遗中使②以足疾求典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谦的曾祖父刘直,因纯朴敦厚在乡里闻名,父亲刘仁罕,在五代末强盗窃贼横行的情况下,曾带领众人奋勇击溃窃贼,并拿出粮草供给官军。
B.刘谦年轻时情感激昂且有气概。到岭外探望父亲,父亲用钱财和布帛来资助他,让他回家经商。刘谦在乡里犯了人命案,逃命到京城,应征入伍。
C.宋太宗和宋真宗都十分信任刘谦,太宗准备退位时赐给他袍笏、靴带、器币,真宗登基后,提拔他为洛苑使,由于他不喜欢宫禁中职位而改任他职。
D.在士兵欠债杀人,把尸首埋在高翰营中,后来挖地找到尸首一事上,皇上怒斥高翰有失检察,高翰在便殿申诉,由于刘谦的禀奏才免除他的罪过。
2016-11-18更新 | 7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