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 《新唐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9 题号:6289603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下列小题。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建中三年,徙东道。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大将张献甫曰:“天子播越,而行军以公命问行在,乃规旄钺,利公土地,可谓事人不忠矣。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耽曰:“是何谓邪?朝廷有命,即为帅矣。吾今趋觐,得以君俱。”乃行,军中遂安。

俄为东都留守。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迁义成节度使。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谓馆于外,耽曰:“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于野?”命馆城中,宴庑下,纳士皆心服。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封魏国公。常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人固不安。帝然之,不用也。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时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不许。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元靖。

耽嗜观书,老益勤,尤悉地理。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岨,必究知之。

其器恢然,盖长者也,不喜臧否人物。为相十三年,虽安危大事亡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每归第,对宾客无少倦,家人近习,不见其喜愠。世谓淳德有常者。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B.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C.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D.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有时也指游子企盼返归故乡安度晚年。
C.贞元,年号。汉武帝起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并以年号纪年。
D.“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耽胸怀宽广,维护大局。大将张献甫在樊泽将要取代贾耽为帅这件事上,心存不服。贾耽不为自己军权旁落而生气,反而对张献甫好言相劝,并带走了张献甫,保证了军队的安定。
B.贾耽诚心待人,处事有度。他不随意评价别人;而且在李纳士兵路过滑州时,没有采纳手下让他们住在城外的建议,而是摒弃疑虑在城中安排住宿并宴请了他们,李纳的士兵对他很信服。
C.贾耽嗜爱读书,尤悉地理。年老之后,贾耽在读书方面更加勤勉;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拜见他,向他请教各地的风俗,以及物产、山川地理等知识。
D.贾耽建言治军,颇有见地。他建议应当由天子任命军队的将领,不应在军队将士中选拔,那样容易导致军心不稳,皇上虽然认为有道理,但没有采纳。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2)为相十三年,虽安危大事亡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嘉贞,本范阳旧姓。以五经举,补平乡尉,坐事免。长安中,御史张循宪使河东,事有未决,病之,问吏曰:“若颇知有佳客乎?”吏以嘉贞对。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后引拜监察御史。累迁兵部员外郎。时功状盈几,郎吏不能决,嘉贞为详处,不阅旬,延无稽牒。进中书舍人。历梁秦二州都督、并州长史,政以严辨,吏下畏之。奏事京师,玄宗善其政,数慰劳。突厥九姓新内属,杂处太原北,嘉贞请置天兵军绥护其众,即以为天兵使。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遂得减死。天子以为忠,且许以相。及宋璟等罢,帝欲果用嘉贞,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令。居位三年,善傅奏,敏于裁遣。然强躁,论者恨其不裕。秘书监姜晈得罪,嘉贞希权幸意,请加诏杖,已而晈死。会广州都督裴伷先抵罪,帝问法如何,嘉贞复援晈比,张说曰:“不然,刑不上大夫,以近君也。士可杀不可辱。”帝然之。嘉贞退,不悦曰:“言太切。”俄拜工部尚书,为定州刺史,封河东侯。及行,帝赋诗,诏百官祖道上东门。久之,以疾丐还东都,诏医驰驿护视。卒,年六十四,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恭肃。嘉贞性简疏,虽贵,不立田园。有劝之者,答曰:“吾尝相国矣,未死,岂有饥寒忧?若以谴去,虽富田产,犹不能有也。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

(节选自《新唐书·张嘉贞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B.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C.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D.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经,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唐宋科举考试科目有五经科。
B.河东,古代指山西西南部。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山西西南部因在黄河以东,故称“河东”。
C.京师,在古代一般有“国家的都城”“天子的军队”“朝廷”这三个义项,本文中指“国家的都城”。
D.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荆轲刺秦王》有“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嘉贞才能出众,受到官吏推荐。张循宪巡视河东时,因处理事务操劳过度而生病了,下属推荐张嘉贞帮助处理,后来张循宪就推荐他担任监察御史。
B.张嘉贞虑事长远,为诬告者开脱。为避免突厥族群内附而带来的隐患,他请求派兵保护当地百姓;为避免堵塞言路而成为隐患,他请求饶恕诬告者。
C.张嘉贞为相强躁,性格简单粗疏。为迎合权幸心意,他请求对姜晈施以廷杖;他对裴伷先也如此,遭到张说反对;他虽然职位尊贵,但不置买田宅。
D.张嘉贞深受器重,死后赠谥褒美。玄宗认为他政事处理得好,多次慰劳;皇帝在他赴任时赋诗,后来他生病时还派太医护视,死后获得美好的谥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
(2)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
2020-03-13更新 | 15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泌,字长源,七岁知为文。玄宗开元十六年,悉召能言佛、道、孔子者,相答难禁中。有员俶者,九岁升坐,词辨注射,坐人皆屈。帝异之,因问:“童子岂有类若者?”俶跪奏:“臣舅子李泌。”帝即驰召之。泌既至,帝方与燕国公张说观弈,因使说试其能。说请赋“方圆动静”,泌逡巡曰:“愿闻其略。”说因曰:“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泌即答曰:“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说因贺帝得奇童。帝大悦,赐束帛,敕其家曰:“善视养之。”张九龄尤所奖爱,常引至卧内。九龄与严挺之、萧诚善,挺之恶诚佞,动九龄谢绝之。九龄忽独念曰:“严太苦劲,然萧软美可喜。”方命左右召萧,泌在旁,帅尔曰:“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乎?”九龄惊,改容谢之,因呼“小友”。

及长,博学,善治《》,常游嵩、华、终南间。天宝中诣阙献《复明堂九鼎议》帝忆其早惠召讲《老子》有法得待诏翰林仍供秦东宫皇太子遇之厚。尝赋诗讥诮杨国忠、安禄山等,国忠疾之,诏斥置蕲春郡。

肃宗即位灵武,物色求访,会泌亦自至。已谒见,陈天下所以成败事,帝悦,欲授以官,固辞,愿以客从。入议国事,出陪舆辇,众指曰:“著黄者圣人,著白者山人。”初,帝在东宫,李林甫数构谮,势危甚,及即位,怨之,欲掘家焚骨。泌以天子而念宿嫌,示天下不广。帝不悦,曰:“往事卿忘之乎?”对曰:“臣念不在此。上皇有天下五十年,一旦失意,南方气候恶,且春秋高,闻陛下录故怨,将内惭不怿,万有一感疾,是陛下以天下之广不能安亲也。”帝感悟,抱泌颈以泣曰:“朕不及此。”

泌为常衮所忌,出为楚州刺史,辞不行,帝亦留之。会澧州缺,衮盛言南方凋瘵,请辍泌治之,乃授澧、朗、峡团练使,徙杭州刺史,皆有风绩。

(选自《新唐书·李泌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宝中诣阙/献《复明堂九鼎议》/帝忆其早惠/召讲《老子》/有法得待诏/翰林仍供奉东宫/皇太子遇之厚
B.天宝中/诣阙献《复明堂九鼎议》/帝忆其早惠召/讲《老子》有法/得待诏翰林仍供奉/东宫皇太子遇之/厚
C.天宝中/诣阙献《复明堂九鼎议》/帝忆其早惠/召讲《老子》/有法/得待诏翰林/仍供奉东宫/皇太子遇之厚
D.天宝中诣阙/献《复明堂九鼎议》/帝忆其早惠召/讲《老子》有法得待诏/翰林仍供奉/东宫皇太子遇之/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禁中,指宫中,又称禁内。宫禁,指帝王、后妃所居的宫苑,因严禁随便出入得名。
B.注射,倾泻,文中比喻文词流畅。现在指用注射器把液体药剂输送到机体内。
C.《易》,也叫做《易经》或《周易》,是我国最早的占卜用书,“五经”之一。
D.山人,山居者,多指隐士,也指掌管山林的官员,文中指不愿为官的高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泌年少聪慧多智。言辞流畅,通过员俶推荐被皇帝召见,皇帝出题考验他的才华,给予他赏赐。
B.李泌正直不阿。直言劝告张九龄要远离阿谀奉承的小人;因赋诗讥讽杨国忠、安禄山等,被放逐。
C.李泌博学多才。他擅长研究《易经》,常游历名山。肃宗在灵武即位,想要授予他官职,李泌坚决推辞。
D.李泌善于进谏。肃宗想报复李林甫,李泌认为天子应该心胸宽广,劝告天子要考虑太上皇和天下民心。
4.文言句子翻译。
(1)会澧州缺,衮盛言南方凋瘵,请辍泌治之。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5.李泌虽喜谈黄老之说,但他几度入朝,请简要概述李泌的从政经历。
2022-12-27更新 | 11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义府,瀛州饶阳人。贞观中,李大亮巡察剑南,表义府才,对策中第,补门下省典仪。高宗立,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进弘文馆学士。为长孙无忌所恶,奏斥壁州司马。诏未下,义府问计于舍人王德俭。德俭者,许敬宗甥,瘿而智,善揣事,因曰:“武昭仪方有宠,上欲立为后,畏宰相议,未有以发之。君能建白,转祸于福也。”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武后已立,义府与敬宗、德俭及御史大夫崔义玄、中丞袁公瑜、大理正侯善业相推毂,济其奸,诛弃骨鲠大臣,故后得肆志攘取威柄,天子敛衽矣。

义府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著于心,凡忤意者,皆中伤之,时号义府“笑中刀”。又以柔而害物,号曰“人猫”。洛州女子淳于以奸系大理,义府闻其美,属丞毕正义出之,纳以为妾。卿段窦玄以状闻。诏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鞫治。义府且穷,逼正义缢狱中以绝始谋。侍御史王义方廷劾,义府不引咎,三叱之,然后趋出。义方极陈其恶,帝阴德义府,故贷不问。未几进中书令、检校御史大夫,加太子宾客,更封河间郡公,诏造私第。诸子虽褓负皆补清官。明年,召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母丧免,夺丧为司列太常伯、同东西台三品。既主选,无品鉴才,而溪壑之欲,惟贿是利,不复铨判,人人咨讪。又母、妻、诸子卖官市狱,门如沸汤。右金吾仓曹参军杨行颖白其赃,诏司刑太常伯刘祥道与三司杂讯,有状,诏除名,巂州,朝野至相贺。三子及婿尤凶肆,既败,人以为诛“四凶”。乾封元年大赦,独人不许还,义府愤恚死,年五十三。自其斥,天下忧且复用,比死,内外乃安。

(选自《新唐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
B.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
C.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
D.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理又称大理寺,古代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其长官名为大理寺卿。
B.尚书是中国古代官职名之一,最初是指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各部以侍郎、尚书为正副长官。
C.古代规定,官员任职期间父母亡故,必须辞官回乡守孝三年,服除后方能起用,也有因朝廷需要,守孝期未满就起用,称为“夺情”。
D.“流”即流放,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的一种刑罚。这是对案犯进行惩治,并以此维护社会和统治的秩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义府善于察言观色,投机钻营。即将被贬斥之时,他得知唐高宗有意立武昭仪为皇后,马上找机会写奏折要求“废后立昭仪”,深得皇帝喜爱,转危为安。
B.李义府拉帮结伙,结党营私。他与许敬宗、王德俭、崔义玄等人互相勾结,狼狈为奸,陷害忠良,连皇上对他也得俯首听命。
C.李义府贪得无厌,唯利是图。他选拔官员只看钱,不看才,并且与母亲、妻子、儿子共同卖官鬻爵,全家腐败。
D.李义府外表柔恭,内心却阴险偏狭。与人谈话,总是和颜悦色,但凡是冒犯了他、不中他的意的人,都要设法中伤陷害,所以当时人称他为“笑中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义方极陈其恶,帝阴德义府,故贷不问。
(2)自其斥,天下忧且复用,比死,内外乃安。
2016-12-13更新 | 2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