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 《新唐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630353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独有功数犯颜争枉直,后①厉语折抑,有功争益牢。时博州刺史琅邪王冲②,责息钱于贵乡,遣家奴督敛,与尉颜余庆相闻知,奴自市弓矢还。会冲坐逆诛,魏州人告余庆豫冲谋 后令俊臣鞫治,以反状闻。有司议:“余庆更永昌赦,法当流。”侍御史魏元忠谓:“余庆为 冲督偿、通书,合谋明甚,非曰支党,请殊死,藉其家。”诏可。有功曰:“永昌赦令:‘为首与虺贞③同恶,魁首已伏诛,支党未发者原之。’《书》曰:‘歼厥渠魁’,律以‘造意为 首’,寻赦已伏语,则魁首无遗。余庆赦后被言,是谓支党。今以支为首,是以生入死。赦而复罪,不如勿赦;生而复杀,不如勿生。窃谓朝廷不当尔。”后怒曰:“何谓魁首?”答曰:“魁者,大帅;首者,元谋。”后曰:“余庆安得不为魁首?”答曰:“若魁首者虺贞 是已。既已伏诛,余庆今方论罪,非支党何?”后意解,乃曰:“公更思之。”遂免死。当此时,左右及卫仗在廷陛者数百人,皆缩项不敢息,而有功气定言详,截然不桡。

初,鹿城主簿潘好礼慕有功为人,论之曰:“昔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人,今有功断狱,亦天下无冤人。然释之当汉文帝时,中外无事,守法而已。有功居革命之际,周兴、

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此其贤于释之明甚。”或称有功仁恕过汉于、张。起居舍人卢若虚曰:“徐公当雷霆之震,而能全仁恕,虽千载未见 其比。”


【注释】①后:武则天。②冲:李冲,后文虺贞的儿子。③虺贞:即李贞,越王李贞举兵反武则天,其一族李姓被武则天改为虺姓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独有功数犯颜争(2)今有功断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A.应当B.判罪C.处在D.适合
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其家
A.书册B.登记C.抄没D.杂乱
4.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兴、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
B.周兴、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
C.周兴、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
D.周兴、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
5.把第①段划线句译为现代汉语。
会冲坐逆诛,魏州人告余庆豫冲谋,后令俊臣鞫治,以反状闻
6.根据第①段,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徐有功的主要品质:
7.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纲,字文纪,观州蓚人。少慷慨,尚风节。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宣帝将杀宪,召僚属诬左其罪,纲矢死无桡辞。及宪诛,露车载尸,故吏奔匿,纲抚棺号恸,为瘗讫,乃去。

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 纲曰:“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勇曰:“置之,我欲为乐耳!”后勇废,文帝切让,官属无敢对,纲独曰:“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何特太子罪邪?”帝曰:“以汝为洗马,何不择人?”纲曰:“臣非东宫得言者。”帝曰:“朕过矣!”擢尚书右丞。时杨素、苏威用事,纲据正不诡迎随,素等多憾。会大将军刘方讨林邑,素言林邑多珍赀,非纲不可任,遂署行军司马。方揣素指,数危辱之,几殆。军还,不得调。稍除齐王府司马。复诏出南海,应接林邑。久不召,乃身入奏。威劾纲擅去所部,以属吏。会赦免,屏居鄠。大业末,贼帅何潘仁劫为长史。

高祖平京师,纲上谒,授丞相府司录参军。受禅,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

纲在东宫,太子建成尤加礼,尝游温汤,纲疾不从。有进鱼者,太子使脍之,唐俭、赵元楷自言其能。太子曰:“操刀脍鲤和鼎味,公等善之。若弼谐审谕,固属纲矣。”遣使赐绢二百匹。后太子浸狎亡赖,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帝骂曰:“卿为潘仁长史,而羞朕尚书邪?”纲顿首曰:“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且臣事东宫,东宫又与臣忤,是以上印绶。”帝谢曰:“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贞观四年,复为少师。及疾,帝遣玄龄至家存问。明年卒,年八十五。

(选自《新唐书·卷九十九·列传第二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
B.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
C.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
D.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殿下:与“太子”一样,是中国古代对储君的一种特有的称谓。
B.受禅:也称作“受嬗”,新王朝的皇帝接受旧王朝皇帝禅让的帝位。
C.顿首: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拜跪于地,引头叩地,不停留,再抬起。
D.印绶:官印和系印的绶带,亦作为官印的统称,古时治事命官须颁有印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纲为人刚正,重视情义。李纲曾担任齐王宪的参军事,宣帝想要齐主宪的僚属编造罪名杀害齐王宪,但李纲誓死没有屈从。
B.李纲尽职尽责,教导太子。李纲在隋朝时曾任太子洗马,劝说太子不要沉溺于靡靡之音,并请求太子杨勇将进献倡优的左庶子唐令则治罪。
C.李纲拒绝逢迎,遭到打击。李纲不肯曲意逢迎当权者杨素等人,结果被杨素派任为行军司马,大将军刘方揣测到了杨素的意思,多次加害侮辱李纲。
D.李纲辅佐有方,受到赏赐。李纲受到太子李建成的礼待,有一次出游时,太子在随从的大臣面前赞扬李纲,说他辅佐有方,并派使臣赐给他两百匹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
(2)后太子浸狎亡赖,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
2020-05-10更新 | 6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李白,太白,其先隋末以罪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年,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稍解,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二)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注]①李邕:诗人、书法家。②审言:杜甫的祖父杜审言。③扬雄、枚皋:西汉文学家。

1.下列括号内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稍解,笔成文(拿起,提起)       求人可使秦者(回复,答复)
B.帝欲白(让……做官)                 请活之,杀杵臼可也(难道,表反问)
C.妃辄沮止(阻止)               勾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安抚,抚慰)
D.益骜放不自(约束)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消失,松懈)
2.下列括号内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少贫不自(救济,养活)             请试尝之粟,以卜其事(借出)
B.李邕其材(对……感到惊奇)       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细微)
C.擢河西尉,不(授予官职)          其势必不敢留君,而君归赵矣(捆绑)
D.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等到)   军市之租皆自作士(犒劳)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的意义多有关联。对他人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徙,徙居,搬家,迁徙。也指流徙,即古代的流放刑罚,流放有罪之人到边远的地区。
C.天宝初年,唐玄宗的年号有先天、开元、天宝,“天宝”是唐玄宗的第一个年号,“天宝初年”属于古代帝王年号纪日法。
D.六经,指孔子在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后来他得到玄宗厚爱,多次被宴请,可他狂骜不驯,常和酒友在闹市上喝得烂醉。
B.杜甫少时生活贫困,但很有才能。他没有考取进士,滞留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杜甫进献三篇赋。
C.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他借醉酒让高力士脱靴。主动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云游天下。
D.杜甫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一面,也体现出他内心郁郁不得志的愁苦。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
(2)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2024-04-24更新 | 1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字公垂,中书令敬玄曾孙。世南方,客润州。绅六岁而孤,哀等成人。母卢,躬授之学。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元和初,进士第,补国子助教,不乐,辄去。客金陵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会使者召锜称疾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幸得留锜召绅作疏,坐绮前,绅阳怖栗,至不能为字,下笔辄涂去,尽数纸。锜怒骂曰:“何敢尔,不惮死邪?”对曰:“生未尝见金革,今得死为幸。”或言许纵能军中书,绅不足用。召纵至,操书如所欲,即囚绅狱中,锜诛,乃免。或欲以闻,谢曰:“本激于义,非市名也。”穆宗召为右拾遣、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稹为宰相,而李逢吉教人告于方事,稹遂罢;欲引牛僧孺,惧绅等在禁近沮解,乃授德裕浙西观察使。僧孺辅政,以绅为御史中丞,顾其气刚卞,易疵累,而韩愈劲直,乃以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免台参以激绅。绅、愈果不相下,由是皆罢之,以绅为江西观察使。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户部侍郎。会敬宗立,逢吉知绅失势可乘,使守澄从容奏言:“先帝始议立太子,杜元颖、李绅劝立深王,独宰相逢吉请立陛下,而李续、李虞助之。”逢吉乘间言绅尝不利于陛下,请逐之。帝初即位,不能辩,乃绅为端州司马。后天子于禁中得先帝手缄书一笥,发之,见裴度、元颖、绅三疏请立帝为嗣,始大感悟,悉焚逢吉党所上谤书。始,绅南逐,历封、康间,湍懒险涩,惟乘涨流乃济。康州有媪龙祠,旧传能致云雨,绅以书祷,俄而大涨。开成初,郑章以绅为河南尹。河南多恶少,或危帽散衣,去大球,尸官道,车马不敢前。绅治刚严,皆望风通去。武宗即位,徙淮南、封赵郡公。居位四年,以足缓不任朝谒,辞位,卒,赠太尉,谥文肃。

(节选自《新唐书·李绅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客金陵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会使者召锜/称疾/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幸得留/
B.客金陵/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会使者召/锜称疾/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幸得留/
C.客金陵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会使者召/锜称疾/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幸得留/
D.客金陵/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会使者召锜/称疾/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幸得留/
2.下列对原文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宦(仕),古代指做官;擢,提拔;补,补任空缺官职;改,改任官职;贬,降职并外放。
B.李绅,字公垂。绅,古时士大夫束在腰间的大带子,尾部自然垂下;垂,东西的一头向下。一般的情况下,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意义相关联,有的则相对或相反。
C.“国子”,始于晋朝的国子学,隋朝改为国子监,系古代负责教育管理的最高机关;“国子助教”,晋以来国子监教官设博士、助教等职位。
D.武宗,为皇帝的庙号,庙号指的是古代皇帝去世以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无关乎褒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绅因为身材矮小但精明能干,同时在写诗方面有颇有名气,故时人称他为“短李”。
B.李锜欣赏李绅的才能,威逼李绅为自己向皇上写奏章,希望能够留下来,可李绅坚决不从,公开拒绝。
C.唐穆宗十分认可李绅,召他进京,委以重任,让他做上了右拾遗、翰林学士,李绅和李德裕、元稹同一时代,号称“三俊”。
D.敬宗即位,王守澄帮助李逢吉一起陷害李绅,最终李绅被贬出京城,任一无实权的闲职——端州司马。
4.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召纵至,操书如所欲,即囚绅狱中,锜诛,乃免。
(2)河南多恶少,或危帽散衣,击大球,尸官道,车马不敢前。
5.综合全文,概括李绅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2022-05-07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