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陆游(1125-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631146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自咏示客

陆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①寻尺:古八只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②箝纸尾:典出韩愈《蓝田县丞斤壁记》。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换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③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用白描手法,刻画出了“我”白发稀短的颓唐老态,寄寓着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
B.第二句“又”字写出了岁月流逝人生倏忽的感叹,“上元”交代了诗歌创作的时间。
C.领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对宦海生涯所经历的是非曲直无处分辩的心酸。
D.诗人借“箝纸尾”这个典故抒发感情,含蓄深刻,“饱谙”二字更是意味深长。
E.客人苦劝“我”遇事模棱两可假装糊涂,主要表现客人对“我”处世方式的不满。
2.诗歌的尾联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
【知识点】 陆游(1125-1207)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一开头就道“世味薄似纱”,正是作者对现实的否定,也体现出作者的刚直气节。
B.颔联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寄居京华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及轻松愉快的心情。
C.颈联写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D.尾联不仅道出了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应早日回家,而不愿在临安久留之意。
2.请结合整首诗歌简要分析诗人形象。
2023-04-04更新 | 23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雨

陆游

发已成丝齿半摇,灯残香烬夜迢迢。

天河不洗胸中恨,却赖檐头雨滴消。

夜坐听雨

范成大

四檐密密又疏疏,声到蒲团醉梦苏。

恰似秋眠天竺寺,东轩窗外听跳珠。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诗以诗人当时的人生状态起笔,范诗则直接描写雨落檐头的画面。
B.两首诗都巧妙运用叠词,产生了绵密悠长而又含蓄蕴藉的审美意蕴。
C.陆诗的语言风格平易浅近,将诗人听雨之时的心绪表现得真切直白。
D.范诗描写在天竺寺酒醒后听到如跳珠般雨声,以声写形,活泼灵动。
2.两首诗都写“听雨”,但心境却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2022-07-29更新 | 32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坐

陆游

药裹关心处,篝灯照影时。

文书用遮眼,枣栗可无饥。

素业存家圃,颓龄迫耄期。

盖棺尤事已,唯负国恩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①杜甫《郭十五受判官》诗句:“才微岁老尚虚名,卧病江湖春复生。药裹关心诗总废,花枝照眼句还成。”“药裹”指药袋,包裹着的药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典,写诗人总是关心药袋子,置于笼中的灯照着影子,塑造了孤独多病、孤灯照影的诗人形象。
B.颔联以记叙入诗,通过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了诗人夜里孤坐读书、用枣栗充饥的形象,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C.颈联中“耄期”指高年,八九十岁曰耄。写出了诗人年龄已大,但功业却留存在田圃间的无奈。
D.本诗语言凝练,前两联描写、叙事,后两联感事抒怀,内容上关联紧密,结构上脉络清晰,浑然一体。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与本诗都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之憾,但抒发感情的方式与本诗尾联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2-10-24更新 | 1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