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其他北宋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651838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感 愤

(宋) 王令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却太平。

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注】①王令:有治国安民之志,但其短暂的一生却在贫困交加中度过。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他在世期间,北宋常受到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扰。②蜺:古同“霓”;玉蜺,指白虹。③天心:即君心;却:此处为“返”之意。④去:作“来”讲。⑤浑:全都。⑥夸俗:拔俗,脱俗。
1.以下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以奇肆的笔触勾勒了形容枯槁、面色似冰、俊伟慷慨的自我形象,显示出一种浩乎沛然的堂堂正气。
B.颔联作者感叹自己虽然不甘身世贫贱,但奈何老去,只好消极地等待明主出现,回到太平盛世去。
C.诗人曾经谦虚地说“狂搜得无奇,猛吐复自吮”,颈联“狂”字和此处的“狂”字都是诗人兴酣落笔情状的自我写照。
D.颈联“过人声”不应理解为比常人美妙的声音,而是比喻诗人过人的才情、见识和抱负。
E.“文似看山不喜平”,此诗抒情手法上委婉含蓄,用笔婉转,蕴蓄着极为深沉的精神力量。
2.诗题为“感愤”,请结合全诗,分析诗歌抒发了哪些情感?
【知识点】 其他北宋作家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此诗首联以反问的形式开篇,“独”字更刻画出身处异乡,登高临远、愁情满怀的游子形象。
B.诗中写眼见雁归故乡、泾河不流,耳闻塞角声,触景生情,作者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表现边地特有的景物,体现长年戍守边关、西去更无州的凄苦军营生活。
C.“雁”为诗中重要的意象,北雁南归,加之地僻荒寒从而引起作者滞留边疆的深沉乡愁。
D.尾联点明张贲与自己一为贫官一为贫客,二人离别日久,难以聚首相处的怅恨,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开头的“牵愁”形成照应,点明主旨。
E.这首边塞羁旅行役律诗景象萧瑟,感情悲怆,和盛唐边塞诗歌的昂扬向上的格调有较大差异。
2.千古登楼,几多情思。李煜在《相见欢》中写道“无言独上西楼”,而魏野在本诗中也有独自登楼的行为,请简要分析两人借登楼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2017-05-12更新 | 10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六军阅罢,犒饮兵将官

王安中

中军玉帐旌旗绕,吴钩锦带明霜晓。铁马去追风,弓声惊塞鸿。

分兵闲细柳,金字回飞奏。犒饮上恩浓,燕然思勒功。

【注】①此词是作者出任燕山府路宣抚使时奉旨阅兵所作。②细柳:西汉名将周亚夫率军防边,驻扎细柳,又称“细柳营”,词中指边防军队。③金字:本指碑铭文字,这里指皇帝犒饮大军的圣旨。④回飞奏:犒军完毕,马上写谢恩表章飞报朝廷。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二句写中军帐外旌旗迎风招展,剑戟带霜闪亮,显示出边防将士操练的艰辛,体现了阅兵场的浩大声势。
B.词人用“铁马追风”“弓声惊鸿”的特写镜头,赞扬边防将士的骑艺高超,箭术精湛,进一步显示出实力。
C.“回”是圣旨下达后的行动反响,承上启下,“飞”字极言回报朝廷之快。将士们的感恩戴德之情溢于言表。
D.“犒饮上恩浓”指感恩皇上犒饮六军,“燕然思勒功”化用“勒石记功”的典故,表达将士们为国立功的决心。
2.“分兵闲细柳”的“闲”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
2018-10-27更新 | 8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春怀示邻里            陈师道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着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巢趁两衙。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1.首联除了扣题“春”字,还暗示作者居住之处             的特点。
2.颈联运用          、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春天的景象。
2019-01-24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