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宋濂(1310-1381)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5 题号:658136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从其父义徙居东平之寿张。致远肄业府学,与李谦、孟祺等齐名。世祖南征,荐为经略司知事,军中机务,多所谟画。师还,至随州,所俘男女,致远悉纵遣之。至元十年,御史台辟为掾,不就。宋平,焦友直、杨居宽举为都事,首言:“宋图籍宜上之朝;江南学田,当仍以赡学。”行省从之。临安改为杭州,迁总管府推官。宋驸马杨镇从子玠节,家富于赀,守藏吏姚溶窃其银,惧事觉,诬玠节阴与宋广、益二王通,有司榜笞,诬服,狱具。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致远察其情,执渊穷诘,罪之。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改寿昌府判官。时寇盗窃发,加之造征日本战船,远近骚然,致远设施有方,众赖以安。二十年,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郄显、李兼诉平章忙兀台不法,有诏勿问,仍以显等付忙兀台鞫之,系于狱,必抵以死。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桑哥当国,治书侍御史陈天祥使至湖广,劾平章要束木,桑哥摘其疏中语,诬以不道,奏遣使往讯之,天祥就逮。时行台遣御史按部湖广,咸惮之,莫敢往,致远慨然请行。比至,章极论之。桑哥方促定天祥罪,会致远章上,桑哥气沮。转运使卢世荣榷茶牟利,致远并劾之。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致远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卷,名曰墨庄。家无余产,教诸子如师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B.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C.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D.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田”指古时朝廷或地方政府拨给学校的公田,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经济支柱。
B.“驸马”是我国古代对皇帝及皇亲国戚的女婿的称呼,又可称为帝婿、主婿、国婿等。
C.“教授”指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学官,是讲授经义、掌管学校课试的文职官员。
D.“榷茶”指政府对茶叶所实施的课税、管制等措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茶叶专卖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屠致远备受重用,为政有方。元世祖南征时,军队中的机要事务,大多由他谋划;任寿昌府判官时,他布置得法,使骚动不安的民众安定下来。
B.申屠致远明察秋毫,断案公正。任杭州总管府推官时,为屈打成招的杨玠节平反昭雪,使诬陷彭宏有叛离之心的金渊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C.申屠致远为人正直,不惧权贵。忙兀台要置弹劾他不守法纪的郄显等人于死地,申屠致远不惧威胁,亲自解开郄显等人的囚具,让他们从军赎罪。
D.申屠致远为人勇毅,敢于斗争。陈天祥被捕后,众御史害怕桑哥,不敢前往湖广巡视,申屠致远慨然请行,和桑哥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
(2)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
【知识点】 宋濂(1310-1381)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子良,字汉臣,涿州范阳人。末四方兵起,所在募兵自保。子良率千馀人入燕、蓟间,耕稼已绝,遂聚州人,阻水,治舟筏,取蒲鱼自给,从之者众,至不能容。子良部勒定兴、新城数万口,就食东平,东平守纳之。久之守弃东平还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寿州夏全劫其民出鸡口李敏据州子良率麾下造敏敏欲害之走归宿因以宿帅之众夺全所劫老幼数万以还。全怒,连徐、邳之军来攻。子良与宿帅斫其营,全失其军符,走死扬州。时金受重围于汴,声援尽绝,有国用安者,图以涟水之众人援,道阻,游兵不能进。子良与一偏将昼伏夜行,得入汴,达用安意。金君臣以为自天降也,曲赐劳来,凡所欲,皆如用安请。因以徐、宿授子良。明年,子良进米五百石于汴,授荣禄大夫,总管陕西东路兵马,仍治宿州。当是时,令已不行于陕,而用安亦卒不得志。徐、宿之间,民无食者,出城拾鲁穟以食,子良严兵护之,以防钞掠。猝遇敌,子良被重伤,乃率其众就食泗州。泗守阅兵,将图之,子良与麾下十数人即军中生缚其守。民不欲北归者,欲走傍郡,子良资以舟楫,无敢掠其财物。岁戊戌,率泗州西城二十五县、军民十万八千馀口,因元帅阿术来归。太宗命为东路都总帅,授银青荣禄大夫,升京东路行尚书省兼都总帅,管领元附军民,进金紫光禄大夫。庚子,赐金符。自兵兴以来,子良转徙南北,依之以全活者,不可胜计。中统二年夏四月,世祖命为归德、泗州总管,降虎符,仍管领泗州军民总管。八年,卒,年七十八。赠昭勇大将军、佥枢密院事、上轻车都尉,追封清河郡侯,谥翼敏。

(选自《元史·列传第三十九》,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久之/守弃东平/还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寿州/夏全劫其民出鸡口/李敏据州/子良率麾下/造敏敏欲害之/走归宿/
B.久之/守弃东平还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寿州/夏全劫其民出鸡口/李敏据州/子良率麾下造敏/敏欲害之/走归宿/
C.久之/守弃东平/还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寿州/夏全劫其民出鸡口/李敏据州/子良率麾下造敏/敏欲害之/走归宿/
D.久之/守弃东平还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寿州/夏全劫其民出鸡口/李敏据州/子良率麾下/造敏敏欲害之/走归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曾灭北宋,后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
B.金紫光禄大夫,古代文官官职名,初为加官,无职掌,隋唐以后为散官,在元代为从一品。
C.世祖,古代皇帝庙号,一般用于朝代的正式建立者,或统一天下的君主。
D.虎符,即兵符,是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持符者拿其中一半即可调兵遣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良招募有方,民心归附。金末时局动荡,各地招募军队自卫,他带领民众以水为屏障,建造船只,采蒲根、捕鱼维持生计,归附的人多得难以容纳。
B.子良善于用兵,取得胜利。夏全联合大军攻打宿州,子良与守将偷取夏全军符,敌人不战而败;后他又带领部下活捉了想加害他的泗州知州。
C.子良爱护百姓,宅心仁厚。他曾率众救回被夏全劫掠的老幼百姓数万人,也派兵保护出城寻找食物的百姓,对于想到别地去的百姓,他也以船只资助。
D.子良生前加官,死享哀荣。他先后担任京东路行尚书省兼都总帅,归德、泗州总管等职,被赐予金符、虎符;死后受追赠和追封,得到谥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猝遇敌,子良被重伤,乃率其众就食泗州。
(2)民不欲北归者,欲走傍郡,子良资以舟楫,无敢掠其财物。
2020-01-08更新 | 1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天璋幼颖悟,长负直气,读史书,识成败大体。后为中台掾,有侍御史倚势贪财,御史发其赃,天璋主文牍,未及奏,顾为所谮,俱拘内廷。御史对食悲哽天璋问故御史曰吾老唯一女心怜之闻吾系不食数日矣是以悲耳天璋曰:“死职,义也,奈何为儿女子泣耶!”御史惭谢,俄见原免。大德四年,为工部主事。蔚州有刘帅者,豪夺民产,吏不敢决,省天璋往讯之,帅服,田竟归民。武宗时,尚书省立,迁刑部郎中,适盗贼充斥,时议犯者并家属咸服青衣巾,以别民伍。天璋曰:“赭衣塞路,秦弊也,尚足法耶!”相悟而止。有告诸侯王谋不轨者,敕天璋讯正之,赏赉优渥。后被命治反狱,帝顾左右曰:“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天璋承命,狱赖不冤。皇庆初,天璋为归德知府,劭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弭。时群盗据要津,商旅不通,天璋擒百数人,悉磔以徇,盗为止息。升浙西道廉访副使,到任阅月,改授饶州路总管。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升广东廉访使。先是,豪民濒海堰,专商舶以射利,累政以赂置不问,天璋至,发卒决去之。寻乞致事。天历二年,蜀兵起,荆楚大震,复拜山南廉访使。人谓公老,必不行矣。天璋曰:“国步方艰,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遂行。至则厉风纪,清吏治,州郡肃然,因自引去。既归汴,以余禄施其族党,家无甔储,天璋处之,晏如也。至顺二年卒。

(节选自《元史·卜天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对食/悲哽/天璋问/故御史曰/吾老唯一女/心怜之/闻吾系/不食数日矣/是以悲耳/
B.御史对食/悲哽/天璋问故御史/曰/吾老唯一女/心怜之/闻吾系不食/数日矣/是以悲耳/
C.御史对食悲哽/天璋问故/御史曰/吾老/唯一女/心怜之/闻吾系/不食数日矣/是以悲耳/
D.御史对食悲哽/天璋问/故御史曰/吾老/唯一女/心怜之/闻吾系不食/数日矣/是以悲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牍,即公文案牍,是古代官署中上传下达的公文、案卷、书信等的总称。
B.檄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晓谕、声讨的文书,文中为“行檄调动”的意思。
C.赭衣是古代罪犯穿的衣服,因用赤土染成赭色而得名。文中指穿囚服的人。
D.致事,指官员上报施政情况;又同“致仕”,指官员辞官。文中指前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卜天璋清廉谨慎,办案秉公执法。他曾奉命审理侍御史贪污、刘帅夺民产、诸侯谋反等难案要案,办案公正,因而受到了皇上的赏赐和赞许。
B.卜天璋为政爱民,百姓安居乐业。他在归德府鼓励农耕,兴办学校,治理水患;做饶州路总管时,施政清简,不扰民,百姓欢愉,辖区清静。
C.卜天璋忠君爱国,临危挺身而出。蜀地发生叛乱,荆楚震动,他不顾年已八十毅然接受征拜,赴任后整饬风化,严肃吏治,使境内秩序安定。
D.卜天璋生活清贫,却能晏然处之。他告归后把余俸,全部分给同族亲属,家里没有留下积蓄,日子过得很艰苦,他却平静安定,毫不在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被命治反狱,帝顾左右曰:“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
(2)先是,豪民濒海堰,专商舶以射利,累政以赂置不问,天璋至,发卒决去之。
2021-02-05更新 | 3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磐,字文炳,广平永年人,世业农,岁得麦万石,乡人号万石王家。父禧,金末入财佐军兴,补进义副尉。国兵破永年,将屠其城,禧复罄家赀以助军费,众赖以免。金人迁汴,乃举家南渡河,居汝之鲁山。磐年方,从麻九畴学于郾城,客居贫甚,日作糜一器,画为朝暮食。自是大肆力于经史百氏,文辞宏放,浩无涯涘。及河南兵,磐避难,转入淮、襄间。宋荆湖制置司素知其名,辟为议事官。丙申,襄阳兵变,北归,至洛西,会杨惟中被旨招集儒士,得磐,深礼遇之,遂河内。中统元年,即拜益都等路宣抚副使,居顷之,以疾免。李璮素重磐,以礼致之,磐亦乐青州风土,乃买田渳河之上,题居曰鹿庵,有终焉之意。及璮谋不轨,磐觉之,脱身至济南,得驿马驰去,入京师,因侍臣以闻。世祖即日召见,嘉其诚节,抚劳甚厚。璮据济南,大军讨之,帝命磐参议行省事。璮平,遂妻子至东平。召拜翰林直学士,同修国史。

出为真定、顺德等路宣慰使。郡有西域大,称贷取息,有不时偿者,辄置狱于家,拘系榜掠。其人且恃势干官府,直来坐厅事,指麾自若。磐大怒,叱左右捽下,箠之数十。几死,郡人称快。未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欲牒邻道助之。磐曰:“四万人多矣,何烦他郡!”使者怒,责磐状,期三日尽捕蝗,磐不为动,亲率役夫走田间,设方法督捕之,三日而蝗尽灭,使者惊以为神。

曲阜孔子庙,历代给民百户,供洒扫,复其家,至是,尚书省以括户之故,尽收为民,磐言:“林庙户百家,岁赋钞不过六百,仅比一六品官终年俸耳。圣朝疆宇万里,财赋岁亿万计,岂爱一六品官俸,不以待孔子哉?于府库所益无多,其损国体甚大。”时论韪之。

磐以年老,累乞骸骨。丞相和礼霍孙为言,诏允其请,进资德大夫,致仕,仍给半俸终身。年至九十二,卒之夕,有大星陨正寝之东。

(节选自《元史·王磐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河南兵,磐避难            被:遭受。
B.深礼遇之,遂河内            寓:寄居。
C.李璮素重磐,以礼致之     延:连续。
D.璮平,遂妻子至东平        挈:带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丙申,襄阳兵变,北归/度我至军中,公
B.乃买田渳河之上,题居曰鹿庵/问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C.历代给民百户,供洒扫/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D.于府库所益无多/北山愚公,年九十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未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欲牒邻道助之
B.未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欲牒邻道助之
C.未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欲牒/邻道助之
D.未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欲牒邻道助之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最初是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冠服制度大约初步确立于夏商时期,至周趋于完善。后来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作冠。一般在二十岁。
B.贾,商人。在古代,商就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贾就是开一个店铺有固定地址卖东西的人,这叫作“行商坐贾”。现泛指经商的买卖人。
C.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一枚铜制铸币(方孔钱)为一文,用绳子从中间的孔穿起来的一千文钱,称为一贯或一吊。
D.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文中的“致仕”也是这个意思,此外还有“告老、解褐”等词。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磐治学勤勉,文辞宏放。他青年时,客居异乡,非常清贫,每天只有一碗粥而已,他勤勉地学习,努力研究经史百家学说,终使文辞豪放大气,浩荡无涯。
B.王磐为民除害,维护朝廷威仪。一西域商人放债取息,对那些不能按时偿还的人,私设公堂,且依仗权势,蔑视官府,肆意妄为;王磐令人将他拿下,施以杖刑,郡人称快。
C.王磐工作尽责,能力出众。蝗灾发生后,面对使臣的指责,王磐定下三天捕尽蝗虫的期限,他来到田间,想方设法,果真在三天内灭尽蝗虫。
D.王磬敢于直言,保护孔庙。尚书省通过清查户口把孔庙的民户收为一般平民。王磐认为孔庙民户百家每年交纳的赋税,仅相当于一个六品官一年的俸禄而已,这对于府库所增不多,而对国体损伤很大。时论都认为王磬的话有道理。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国兵破永年,将屠其城,禧复罄家赀以助军费,众赖以免。
(2)及璮谋不轨,磐觉之,脱身至济南,得驿马驰去,入京师,因侍臣以闻。
2022-05-10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