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现代 > 其他现代作家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69106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伦敦致丁雨生中丞

日本垂涎台湾,果从琉球入手。公之言中,天下之不幸也。犹冀廊庙之上,及早筹之,无令彼族狡计,遂得尽逞。吾华清流士大夫,高论唐虞商周糟粕之遗,而忽肘腋心腹之患。究其弊不独无益,实足贻误事机。挫壮健之躯,以成羸尫之疾。此其咎不全在读书酸子,亦当事者惮于缔构,怯于肩任,有以酿之。纪泽自履欧洲,目睹远人政教之有绪,富强之有本,艳羡之极,愤懑随之。然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属而和者几人。只能向深山穷谷中,一唱三叹焉耳。连旬心绪尤恶,缘正月二十三日得译署电报,谓崇地山所订约章,中外臣工,并谓窒碍难行,派纪泽使俄,再行商议。夫全权大臣,与一国帝王面订之件,忽欲翻异。施之至弱极小之邦,然且未肯帖然顺从,况以俄之强大,理所不能折,势所不能诎者乎。总署、京官、左帅、俄人各有意见,纪泽纵有画策,于无可著棋之局,觅一劫路,其奈意见纷歧,道旁筑室,助成者鲜,而足毁者多,盖不蹈地山覆辙,不止也。地山固太怯弱,又牵乎私家之事,回华太急,近于专擅,与言路以口实。然全权大臣,处事一有不当,即重谴丑诋无所不至,嗣后使臣在外者,更何能开口议事!此亦言事者,不顾一面,不顾后难之过也。或论俄多内乱,其君臣不暇与我为难。愚见则以为俄之内乱,缘地瘠民贫,无业亡命者众也。俄之君臣,常喜边陲有事,藉征战之役,以消纳思乱之民。左相以前事得手,遂欲轻为戎首,盖以一隅之见,未尝统筹全局耳。总之毁约亦非译署本意,特为言路所迫,而纪泽适承其累耳。

(选自《晚清文选》,有删改)


【注】①译署:清政府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也称总署。②左相:指左宗棠。前事得手:指左宗棠成功平定新疆一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雨生曾言日本垂涎台湾将从琉球入手,事实果然如此,纪泽在信中言及此时,称是中国的不幸。
B.纪泽认为,清流派士大夫大谈唐虞商周旧事,而忽视眼前的心腹之患,实在足以贻误办事的时机。
C.崇地山作为全权大臣与俄国签订条约,朝廷内外的官员都说条约难以实行,要派纪泽出使俄国,再作商谈。
D.有人因为左宗棠曾平定新疆,就想轻率与俄国开战,纪泽认为这是一隅之见,未能从全局统筹考虑。
2018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权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

(有删改)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
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
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2018-11-23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