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7137283
诗歌鉴赏。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作者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这首词写于元丰三年(1080)。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概括。
【知识点】 苏轼(1037-1101)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

苏轼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


【注】①苏轼因“乌台诗案”得罪谪黄州。次年,苏轼在东坡营造了房屋,名曰雪堂,雪堂春景宛如渊明斜川之游,因有此作。②斜川,地名。陶渊明游斜川时,“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把渊明当成知己,认为他在世俗的醉梦里也能够了悟人生真谛。
B.诗人与陶渊明归田的原因大体相同,命运相似,且都是以逆为顺。
C.词人以粗略的几笔勾画出东坡雪堂周围的春景,营造出恬静清幽的境界。
D.全词下笔从容不迫,不求工而自工,环环相扣,不离“斜川之游”之题。
2.全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2023-02-04更新 | 9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春日忆李白

【唐】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

【宋】苏轼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珠帘十里卷香风。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注】①庾开府、鲍参军均为南北朝著名诗人。②渭北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所在的江浙一带。③苏轼因与掌权者政见不合,出京任杭州太守,后被召回朝廷,赴京途中过扬州,友人设宴,此词作于席上。
1.对两篇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前两联突出李白诗歌的地位,赞美其诗像庾开府那样清新,像鲍参军那样俊逸。
B.杜诗尾联既包含诗人对过去两人友谊的怀念之情,又有对未来重聚论文的渴望之情。
C.苏词首句用典,以“李白”“江东”自况,抒发了对“草堂”(代指友人)的深切思念。
D.苏词下片点题,与友人扬州重逢有惊喜之情,而“衰容”“梦魂”亦有悲苦迷惘之意。
2.两首诗词的划线句子都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分离之苦,请简要分析其写法的不同。
2022-02-13更新 | 55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祭常山回小猎

苏轼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梁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注】①西梁簿:指晋将军谢艾,曾任西梁州主簿,本书生,善用兵,胜仗无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着力勾画狩猎队伍开向狩猎场的气派和场面,为下文的狩猎作铺垫。
B.颈联以“白云、青山、红叶”烘托诗人归来的风度神采,增强了诗情中的画意。
C.尾联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欲驰骋疆场、杀敌报国但壮志难酬的苦闷心境。
D.本诗与《江城子·密州出猎》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所显之志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请赏析颔联的妙处。
2018-11-07更新 | 3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