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孔子(前551-前479)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746693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涂有饿莩而不知                       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B.无乃尔是                              过错
C.罟不入洿池                              
D.危而不持,而不扶                    跌倒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季氏将有事颛臾                     其身也,则耻焉
B.邦分崩离析不能守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必为之辞
C.师道不传也久矣                      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D.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为国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因为“先王以为东蒙主”。
B.孔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编造借口来搪塞的态度。
C.冉有说:现在那颛臾,城郭坚固,难以费力接近,更不要说攻取它。
D.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季氏的阴谋。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2)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桓公问管子曰:“治而不乱,明而不蔽,若何?”管子对曰;“明分任职,则治而不乱,明而不蔽矣。”公曰:“请问富国奈何?”管子对曰:“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公又问曰:“吾欲行广仁大义,以利天下,奚为而可?”管子对曰:“诛暴禁非存亡继绝而赦无罪则仁广而义大矣。”公曰:“请问战胜之器?”管子对曰:“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公曰:“攻取之数何如?”管子对曰:“毁其备,散其积,夺之食,则无固城矣。”公曰:“然则取之若何?”管子对曰:“而礼之,而无欺,则天下之士至矣。”公曰:“致天下之精材若何?”管子对曰:“五而六之,九而十之,不可为数。”公曰:“来工若何?”管子对曰:“三倍,不远千里。”桓公曰:“吾已知战胜之器、攻取之数矣。请问行军袭邑,举错而知先后,不失地利若何?”管子对曰:“用货,察图。”公曰:“野战必胜若何?”管子对曰;“以奇。”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匆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寡人睹其善也,何为其寡也?”管仲对曰:“夫寡,非有国者之患也。昔者天子中立,地方千里,四言者该焉,何为其寡也?夫牧民不知其疾则民疾,不忧以德则民多怨,惧之以罪则民多诈,止之以力则往者不反。故圣王之牧民也,不在其多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

(节选自《管子·小问》)

材料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节选自《论语·为政》)

[注]共;通“拱”,环抱,环绕。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诛暴A禁非B存亡C继绝D而赦无罪E则仁广F而义大矣。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政治家,受鲍叔牙举荐而辅佐齐桓公,使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B.“假而礼之”中的“假”,与《劝学》“善假于物也”的“假”意思相同。
C.“厚而无欺”中的“厚”,与《屈原列传》“厚币委质事楚”的“厚”字词性不同。
D.“牧民”中的“牧”,与《谏太宗十思疏》“思谦冲以自牧”中的“牧”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公问如何治而不乱,明察而不受蒙蔽,管仲认为须明确责任而后安排官职;桓公又问如何富国,管仲回答要努力耕种,但在时间上可以灵活调整农时。
B.桓公询问战胜敌人的武器,管仲认为需选豪杰、聚良器、招巧匠;针对如何攻取敌人,管仲提出摧毁装备、夺取粮食等具体措施。
C.管仲在回答桓公问题时,顺水推舟,循循而入,依理展开,既展示了国相的才能,又不乏辩士的风采。
D.桓公苦于民众太少,管仲不但揭露深层原因,而且提出了“信、忠、严、礼”的主张,并希望桓公能“慎而行之”。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欲行广仁大义,以利天下,奚为而可?
(2)请问行军袭邑,举错而知先后,不失地利若何?
5.管子和孔子“为政”都强调“德”,但目的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分析。
2024-03-18更新 | 22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⑴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哉?”

⑵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师旅,之以饥馑;由也为之,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也。”

⑶夫子之。

⑷“求,尔何知?”

⑸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其礼乐,以俟君子。”

⑹“赤,尔何如?”

⑺对曰:“非曰能之,愿学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

⑻“点,尔何如?”

⑼鼓瑟,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

⑽子曰:“何乎?亦各言其志也!”

⑾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⑿夫子喟然叹曰:“吾点也!”

⒀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之言何如?”

⒁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⒂曰:“夫子何哂由也?”

⒃曰:“为国以礼,其言不,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孰能之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       以:因为
B.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C.其礼乐,以俟君子       如:至于
D.异乎三子者之       撰:分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三年,可使有勇       比:及,到
B.夫子       哂:嘲笑
C.如其礼乐,以君子        俟:等待
D.为国以礼,其言不        让:谦让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使有勇,且知       方:有方向
B.鼓瑟,铿尔,舍瑟而作       希:通“稀”,稀疏
C.何乎?亦各言其志也        伤:妨
D.赤也为之,孰能为之大        小:做小相
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词类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偻,隆然伏行B.驼种树
C.如会同,端章甫D.浴乎沂,乎舞雩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化知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时是一个小国。乘,车辆。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B.如会同,端章甫(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做。)
C.愿为小相焉(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D.冠者五六人(指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加之师旅                                        如其礼乐,俟君子
B.求也之,比及三年                    孰能之大
C.夫子喟然叹曰:“吾点也!”       唯求则非邦也
D.摄大国之间                                 浴乎沂,风舞雩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之以饥馑                                        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B.吾一日长乎尔                           如或知尔,则何
C.非曰能之,愿学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耳矣
D.夫三子之言何如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
8.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吾知也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亦各言其志也
C.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D.唯赤则非邦也与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始交待了谈话的内容与方式,四位弟子环坐在孔子身旁,孔子最先发话,启发大家各言其志,既符合孔子作为师长的身份,又表现了孔子随和的性格特征。
B.子路不假思索,抢先回答,反映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治理好内忧外患的中等国家,使人人有勇气,使百姓知道为人的道理。
C.冉有志在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之邦,公西华志在为小相,参与“宗庙之事,如会同”,他们的志向远远比不上子路,但谦虚,乐于从政,得孔子赞赏。
D.曾皙描绘了一幅春日畅游图,深得孔子的赞许。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图,与孔子“仁政”“礼治”“教化”的主张相符。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020-05-07更新 | 24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A.国以礼                           由也
B.六七十                           且知
C.方六七十,五六十          会同
D.如知尔                         人固有一死,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吾知也”是宾语前置句。
B.“浴乎沂”是状语后置句。
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是定语前置句。
D.“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句中的“端”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本意为“古代一种用整幅布做的礼服”,此处译为“穿着礼服”。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从“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的神态、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子路是一个有抱负,坦诚,但性格比较鲁莽、轻率、自负的人。
B.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冉有是一个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的人。
C.从“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是一个谦恭有礼,娴于辞令的人。
D.从“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曾皙是一个洒脱、只追求个人享受而没有理想的人。
4.把文中加横线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②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
2021-04-06更新 | 7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