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其他明代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7514091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列小题。

郡斋①

明·李攀龙

金虎署②中谁大名,我今出守邢州城。

折腰差自强人意,白眼那堪无宦情。

世路悠悠几知己,风尘落落一狂生。

春来病起少吏事,拟草玄经③还未成。

【注】①郡斋,李攀龙由刑部外调任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市)知府时的官邸。②金虎署,刑部。③玄经,指道教经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反诘语气起句,突兀而起,写诗人在刑部履职名声卓然,次句转接而出,叙写自己却被外放邢州,蕴含着无限感慨。
B.颔联以“折腰”“白眼”两词描摹了官场生态,道出官场之丑恶,奴颜婢膝、阿谀奉承、人情淡薄,这是诗人无法忍受的。
C.颈联中诗人以“狂生”自诩,道出自己因耿正孤傲,与世道落落不合而困顿风尘,故而生发出宦海漂忽不定的深沉慨叹。
D.尾联的“病起”是因病或假借生病之意,“拟草玄经”乃皈依道家之心迹,诗人此时已生致仕之意,只是还未能完全解脱。
2.请分析全诗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知识点】 其他明代作家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居庸关【注】

谢榛

控海幽燕地,弯弓豪侠儿。

秋山牧马处,朔塞用兵时。

岭断云飞迥,关长鸟度迟。

当朝有魏尚,复此驻旌旗。

【注】居庸关,又名蓟门关,是长城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今北京西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歌首联从大处落笔,从总体上描绘出居庸关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B.颔联回顾居庸关一带征战不断的历史,每逢秋高马肥,北方部族就会入侵。
C.“魏尚”是汉文帝时云中太守,他爱护士卒,治军有方,令匈奴不敢进犯。
D.尾联运用典故,借对魏尚的怀念,表达了对当时缺乏名将镇守边疆的感慨。
E.诗歌在对边塞风光的描写中融入自己独特感受及对边防的关切,浑然天成。
2.本诗的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2018-02-10更新 | 11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秋暮书怀

谢榛

木落风高万壑哀,山川纵目一登台。

夕阳满地渔樵散,秋水连天鸿雁来。

白发无情淹岁月,黄花有意照樽罍

西园公子虚陈迹,词客于今说爱才。


①樽罍:酒杯。②西园:位于河北临漳,为三国曹操所建,常召曹植、陈琳等文士在此吟诗宴游。
1.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登高望远,抓住秋天的代表景色,营造了一个萧瑟、旷远的意境,并以“哀”字,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
B.颌联从俯视和仰视两个角度进行描写,紧扣题目“秋暮”两字取景,借“夕阳”“鸿雁”等意象,表现了日月更替、夏秋变换的时光流逝。
C.颈联运用拟物的手法,埋怨“白发无情”,慨叹“黄花有意”体现了诗歌创作的“无理之妙”,别具情怀,富有诗趣。
D.尾联讲述西园荒芜,曹氏父予早已不在,如今的文人词客仍然谈论着他们爱才的故事,借用典故,暗寓情怀,委婉含蓄,发人深思。
2.同是悲秋之作,此诗的后两联与杜甫《登高》的后两联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2020-05-31更新 | 30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金山寺塔

杜 睿

极目非无岸,沧波接大荒。

人烟沙鸟白,春色岭云黄。

出世登初地,思家傍战场。

咄哉天咫尺,消息转茫茫。


【注】①这首诗作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当时诗人躲避战乱离开家乡湖北,流落江宁、扬州一带。 ②初地:佛教语,意思是初得真念的处所。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写诗人登上金山寺后初眺,首先吸引诗人的是长江,这与金山寺的地理位置有关。
B.“沧波”句紧承上句,用所见之远衬托金山寺塔的高峻,还初步写了诗人登塔的心思。
C.“人烟”二句进一步写登塔所见,写出了寺周围民居的阜盛景象与景色的苍茫美丽。
D.“出世”既扣金山寺,又与寺塔的高峻相照应,诗人初得真念,在此萌生出家的念头。
E.“茫茫”与前面的眺望所见遥相呼应,还点明了诗人登塔远眺的真实目的,令人感慨。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诗中的“初地”对这种情感表达有何作用?
2017-08-22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