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秦观(1049-110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5 题号:758015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如梦令

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此词当作于词人坐党籍屡遭贬谪的晚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首两句从总体上写出了词人夜宿驿舍的气氛和感受。“遥夜”即长夜,不仅讲出是夜深,而且表现出一种客舍之夜漫长难度的情味。
B.“梦破鼠窥灯”中的“窥”字得神,一方面表现了老鼠偷油时那种胆小警惕的神态,一方面也表现了驿舍的环境气氛和词人的主观心境。
C.“门外马嘶人起”,结得余意不尽。一夜的清净冷寂,到此方显示出暖意和生气。这意味着词人即将踏上充满希望、前途光明的旅程。
D.这首词很短,却十分精练生动地勾出了一个完整的时间流程,由沉沉遥夜,到梦破难眠,再到马嘶人起,而在这流程中自然地展示了词人的内心世界。
2.冯煦称:“少游之词,词心也。”(《宋六十一家词选·序例》)这首词表达出作者怎样的“词心”?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知识点】 秦观(1049-1100)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减字木兰花·竞渡

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古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注】①黛域:黛画的蛾眉,指美眉。
②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秦观词上片前两句直抒怨情,后两句借物喻情,篆香形状回环如篆,恰如人的回肠百转。
B.古人鸿雁传书,秦观词下片写独倚高楼的女子读着远人的书信,字字句句,触目成愁。
C.黄裳词上片写竞渡,“飞出”写群舟竞发、急划而来的实况,反映了参观者的真实感受。
D.黄裳词下片写夺标,一个“衔”字,饶有情趣,写优胜者嘴含锦标返航,可谓传神之笔。
E.黄裳词采取白描手法,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竞渡夺标的场景,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两首词营造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2018-03-31更新 | 16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好事近•梦中作

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①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注】①夭矫:卷曲而有气势。
1.从字数看,这是一首
A.小令B.中调C.长调D.长短句
2.下列对作品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上阕第一句一反俗套,将“雨打花落”说成是“春雨催花”,顿出新意。
B.三、四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突显了小溪的幽静与林间的喧嚣热闹。
C.“飞云当面化龙蛇”形象地写出了飞云在空中飘舞、变幻的景象。
D.本词语言清新明丽,借助想象,描绘了一幅充满浪漫色彩的画面
3.请结合语境对第二句“花动一山春色”中的“动”字作鉴赏。
2017-12-25更新 | 6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行香子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词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上下阕组成两副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
B.词人运用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写景状物,绚丽多彩、充满生机的村野春光得到充分展现,表现了词人意兴豪迈、旷达洒脱的情怀
C.“小园”五句,集中笔墨特写春之一隅。色彩鲜明,香气氤氲,生机盎然,达到了以点带面的艺术效果。
D.下阕“远远围墙”四句,视野由近放远。周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风光如画,而又富含诗蕴,引人遐想。
2.这首词写景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其中三点加以赏析。
2019-07-29更新 | 1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