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其他北宋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29 题号:7583345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除夕对酒赠少章

陈师道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注]①少章:名秦觏,字少章,北宋著名词人秦观之弟,与诗人交往颇密。② 未空:事业没有落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夕夜本是欢聚之时,但自己却无所依托,漂泊无依。
B.第二句诗,将客人与自己作对比,意在表达对客人的极度羡慕之情。
C.诗人现实中忧患半生,只得在梦中寻求理想和慰藉,一实一虚,耐人寻味。
D.诗人身形衰弱,他因愁苦而白了短发,酒后衰颜才显红晕。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歌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知识点】 其他北宋作家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有感

张耒

群儿鞭笞学官府,翁怜痴儿傍笑侮。

翁出坐曹①鞭复呵,贤于群儿能几何?

儿曹②相鞭以为戏,翁怒鞭人血满地。

等为戏剧谁后先?我笑谓翁儿更贤。

注释:①坐曹:指官吏在衙门里办公。②儿曹:犹儿辈。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人因“群儿鞭笞学官府”的游戏而“感”。游戏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官府有所盛行,才会有群儿普遍仿效。
B.“翁怜痴儿傍笑侮”,此翁换位理解儿童游戏的心理,在一旁观看群儿的游戏,刻画了一位忠厚长者的形象。
C.此诗前半部分描写了儿童在模仿官府的游戏,后半部分主要是议论,对诗中的父亲作了辩护,对其儿子作了批评。
D.“我笑谓翁儿更贤。”一个“笑”字,于轻快的语调中尽挖苦讽刺之能事,应前面翁之笑儿童,更显得趣味无穷,笑人者终为人所讥笑。
E.这首诗熔嬉笑怒骂、冷嘲热讽于一炉,既严肃尖锐,又幽默风趣,显示出卓越的讽刺艺术才能,是对讽刺诗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2.结合诗歌内容,说说本诗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效果。
2017-03-25更新 | 17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律诗,完成下面小题。

示秬秸①

[北宋]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遶②街呼卖,虽大寒烈风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来,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②遶同“绕”。
1.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2.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2019-11-21更新 | 22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武昌阻风

(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注】阻风:被风阻滞。

晓过鸳湖

(清)查慎行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注】鸳湖:即鸳鸯湖,一名南湖,在今浙江嘉兴城南,离查慎行的家乡只几十里地。秀州城:即     今浙江嘉兴。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两首诗首句都运用夸张手法,将春风人格化,但春风在诗人眼中的情义却不相同,一者挽留诗人,一者催人启程。
B.古人多以水喻思,如“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方诗即景取喻,显得更加自然贴切,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
C.查诗中的“绿”字表现力极强,用以比喻碧绿的湖水,和“涨”字结合在一起,富有动感,引发想象。
D.“与君尽日闲临水”中的“君”,既可以理解为同船的友人,也可以理解为船,无论是谁,在此都无关紧要,诗人整日临水,心绪别有寄托。
2.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什么相同之处?此外,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的尾句。
2019-01-28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