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其他南宋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 题号:7601197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二绝(其二)

[宋]陈与义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1.这两首诗都写出了“清明日暮”的景色,其共同的景色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这两首诗各自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知识点】 其他南宋作家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迎春乐·立春

宇文虚中(金)

宝幡彩胜堆金缕,双燕钗头舞。人间要识春来处。天际雁,江边树。

故国莺花又谁主?念憔悴,几年羁旅。把酒祝东风,吹取人归去。


注:①宇文虚中(1079-1146年),金朝诗人。宋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南宋时出使全国被扣后出仕金国,官至特进、礼部尚书,后因图谋南奔而被杀。②彩胜:用有色岁绢或纸剪成的双燕、小幡、花朵等头饰。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双燕钗头舞”与欧阳修的“共喜钗头燕已来”一句异曲同工,描写人们头戴彩胜喜迎春之到来。
B.“人间要识春来处”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在词人看来,春之景美否,与自己身处在何处有关。
C.词人选取“天际雁”“江边树”等典型物象,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很好地展现了美丽的初春之景。
D.“故国莺花又谁主?”紧承上片,词人由眼前之景想到故国的莺花是否有人养护,忧虑之情难掩。
E.作者将关于春日之景过去的印象与现在的感受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内心难以排解的哀愁
2.词人“憔悴”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金词简要分析。
2018-02-06更新 | 5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离亭燕

(南宋)张昇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翠色冷光相射。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释】①张昇,南宋初人,作者经历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转变。②低亚:低垂。

1.从题材角度看,本文属于。
2.对于此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潇洒”一词尽显萧疏明丽而又脱俗的风致。
B.“浸”字展现了水天相接,浑然一体的景象。
C.“相射”描摹了波光潋滟,晶莹剔透的画面。
D.“云际”句由远及近,由景物转到人物情志。
3.请对末句“寒日无言西下”进行赏析。
2019-01-03更新 | 14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军中乐

[南宋]刘克庄

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

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

自言虏畏不敢犯,射麋捕鹿来行酒。

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

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合金疮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头两句写其生活环境:“刁斗”是军中用具,铜质,白天可烧饭,夜间用来打更。“设刁斗”是说在夜间军营有巡逻的兵士;“面面”与“深深”相对,呼应“万人守”,烘托出军营戒备森严的战争气氛。
B.诗人笔下的将军虽然身份高贵,但能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他不披铠甲,放弃骑马,亲自带兵夜夜去防守险要的隘口。
C.诗中的将军不仅藐视敌人,认为“虏畏不敢犯”,还用“射麋捕鹿”这种畋猎方式来激发将士们的杀敌豪情。
D.“更阑酒醒山月落”句,更阑、酒醒、月落,诗人不从正面着笔,而是让读者展开无尽的想象,进而能尽得诗歌之意。
E.全诗从帐门外写到帐门内,由将军写到士兵,由全景描绘而过渡到特写镜头,构思精巧严谨,脉络分明。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2018-04-03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