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762628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举《五经》,至大理丞,监京东排岸。庆历宿卫之变,奎上疏曰:“涉春以来,连阴不解。今卫士之变,起于肘腋,流传四方,惊骇群听。闻皇城司官六人,其五已受责,独杨怀敏尚留。人谓陛下近幸而屈公法,且获贼之际,传令勿杀,而左右辄屠之。此必其党欲以灭口,不然,何以不奉诏?”遂乞召对面论,仁宗深器之。

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奎劾开封府尹魏瓘,出瓘越州。彭思永论事,诏诘所从受。奎言:“御史法许风闻,若穷核主名,则后谁敢来告以事?是自涂其耳目也。”上为罢不问。

至和三年,大水,诏中外言得失。奎上疏曰:“陛下在位三十四年,而储嗣未立。陛下勿听奸人邪谋,以误大事。若仓卒之际,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臣不愿以圣明之资,当危亡之比。此事不宜优游,愿蚤裁定。”帝感其言,拜翰林学士,权开封府。

奎达于从政,应事敏捷,吏不敢欺。富人孙氏辜榷财利,负其息者,至评取物产及妇女。奎发孙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治平中,父忧,居丧毁瘠,庐于墓侧,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

神宗初立,奎适终制,以故职还朝。逾月,参知政事。时已召王安石,辞不至。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乃命知江宁。

御史中丞王陶,以论文德不押班事诋韩琦,奎状其过。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陶又疏奎阿附。陶既出,奎亦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司马光谏曰:“奎名望清重,今为陶奎,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观听非宜。”帝乃召奎归中书。及琦罢相,竟出知青州。明年薨,年五十八。赠兵部尚书,谥曰文肃。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


【注】①辜榷,垄断。②评取:评,凭,仗势;取,拿走,抢走。③浮屠事,佛教礼仪。④文德不押班事:文德殿,皇帝主要政务活动场所;押班,百官朝会时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唐制,以监察御史二人任其事。宋制,由参知政事、宰相分日押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近幸而屈公法             私:偏爱
B.此事不宜优游                       优游:犹豫
C.父忧                                     丁:遭逢
D.今为陶                              绌:通“黜”,揭发……短处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B.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C.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D.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奎博览群书,通过科考担任了大理寺丞,并在庆历年间御前侍卫兵变时,向仁宗皇帝上书解读了引起兵变的天气征兆,皇帝对此深信不疑,因此非常器重他。
B.彭思永论事时,皇帝想知道有关举报信息的来源,吴奎提出了反对意见,理由是如果查到报信人的名字恐怕再没有人敢提供举报信息了。
C.至和三年的时候,皇帝想了解朝廷内外的意见,此时吴奎提出不能因为确定皇太子的事而影响到君主的圣明资质。
D.虽然经过司马光的劝谏,吴奎没有立刻被皇帝外调到青州,可最终还是因韩琦被免去相位而出任青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仓卒之际,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
(2)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
【知识点】 脱脱等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汉乾祐中,为成德军牙将。节帅武行德见其端懿,指谓左右曰:“此远大器,非常流也。”周太祖贵妃张氏,彬从母也。周太祖受禅,召彬归京师。

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吴越人以轻舟追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

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基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窈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咸平二年,被疾。六月,年六十九。

(选自《宋史·曹彬传》,有删改)

[注]①忝: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而有愧。②垂:将要。③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煜与其臣A百余人B诣军门C请罪D彬慰安之E待以F宾礼G请煜H入宫治装。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越,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的“吴越”意思相同。
B.遗,赠送,与成语“路不拾遗”中“遗”的意思不同。
C.为,做、担任,与《琵琶行并序》中“因为长句”的“为”意思不同。
D.薨,古人常用来称诸侯、有爵位的大官的死,一般人的死称为“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彬清正廉洁,把越人送的礼物登记清楚后拿回来,全部交给官府。
B.太祖掌管禁军,曹彬保持中立,只为公事登门拜访,很少参加宴会。
C.讨伐江南攻下城池的那天,将士没有乱杀一人,曹彬的病才逐渐好转。
D.曹彬率领几人在宫门外等候李煜,曹彬身边人私下认为李煜或许会自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节帅武行德见其端懿,指谓左右曰:“此远大器,非常流也。”
(2)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
5.太祖非常器重曹彬,这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2023-11-13更新 | 11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天下有二人之论:有安常习故,乐于无事之论;有变古更法,喜于敢为之论。乐无事者,以谓守祖宗成法独可以因人所利据旧而补其偏以驯致于治,此其所得也。至昧者则苟简怠惰,便私胶习,而不知变通之,此其所失也。喜有为者,以谓法烂道穷,不大变化则不足以通物而成务,此其所是也;至凿者则作为聪明,弃理任智,轻肆独用,强民以从事,此其所非也。

(节选自《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七》)

材料二:

戊申熙宁元年二月乙卯,上谓文彦博等曰: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彦博对曰:譬如琴瑟不调,必改更张之。夏四月壬寅朔,诏新除翰林学士王安石越次入对,上曰:方今治当何先?对曰:以择术为始,陛下每事当以尧舜为法。上曰:卿可悉意辅朕,庶几同济此道。安石退而上疏,极言累世因循末俗之弊,且谓理财无法。丙寅,命司马光看详裁减国用制度。光登对言:国家所以用不足者,在于用度太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安石曰:国用不足,由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箕敛以尽民财。安石曰:此非善理财者也。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二年二月庚子,王安石参知政事。甲子,命安石别为司,名曰同制置三司条例。辛巳,光上言:今士夫沸腾,黎民骚动,请罢制置三司。安石曰:光好为异论,异论之人倚以为重,则是为异论之人立赤帜也。光曰:安石性不晓事而。今条例司所为,独安石、韩绛、吕惠卿以为是,天下皆以为非也。陛下岂能独与此三人共为天下耶?三年三月甲午,光移书安石,请罢条例司,安石答书但言道不同而已。书凡三返。五月甲辰,诏:近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本以均通天下财利。今大端已举,惟在悉力应接,以趣成效。光知言不用,遂乞判西京留守司御史台。上乃从其请。光自是绝口不复论新法。

(节选自《宋史全文·卷十一》)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以谓守A祖宗B成法C独可以因人D所利E据旧F而补其偏G以驯致于治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权,指权变,灵活性;与《齐桓晋文之事》“权,然后知轻重”的“权”意思不同。
B.而,是表修饰的连词,与《论语》“人而不仁,如乐何?”中的“而”字意思不同。
C.箕敛,指苛敛民财,当中的“敛”字与《促织》“科敛丁口”的“敛”字意思相同。
D.愎,指固执、任性,不接受别人意见;与成语“刚愎自用”中的“愎”字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追求有所建树的人,认为旧法陈腐、穷途末路,如果不经过大的变化就不足以成就事业。
B.皇上认为国家之事弊病丛生,非改革不可治;文彦博表示支持,王安石建议从择术入手。
C.针对国用不足的问题,王安石主张任用善理财的人,司马光则认为应节约用度增加赋税。
D.司马光请求废除条例司,既不被王安石接受,也不获皇上支持,从此闭口不再谈论新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曰:“卿可悉意辅朕,庶几同济此道。”
(2)今大端已举,惟在悉力应接,以趣成效。
5.王安石在推行新法中,表现出改革家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023-11-26更新 | 9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朱熹,字元晦,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孝宗即位,诏求直言,熹上封事言:“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而可以应天下之务。”隆兴元年,复召。入对,其一言:“今日所当为者,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洪适为相,主和,论不合,归。淳熙元年,始拜命。五年,史浩再相,除知南康军,降旨便道之官,熹再辞,不许。明年夏,大旱,诏监司、郡守条其民间利病,遂上疏言:“今宰相、台省、谏诤之臣皆失其职,而陛下所与亲密谋议者,不过一二近习之臣。名为陛下独断,而实此一二人者阴执其柄。”上读之,大怒曰:“是以我为亡也。”熹以疾请祠,不报。熹以前后奏请多所见抑,幸而从者,率稽缓后时,蝗旱相仍,不胜忧愤。复奏言:“为今之计,独有君臣相戒,痛自省改。其次惟有尽出内库之钱,诏户部免征旧负,遴选贤能,责以荒政,庶几犹足下结人心,消其乘时作乱之意。”光宗即位,改知漳州。奏除属县无名之赋七百万,减经总制钱四百万。以习俗未知礼,采古丧葬嫁娶之仪,揭以示之,命父老解说,以教子弟。土俗崇信释氏,男女聚僧庐为傅经会,女不嫁者为庵舍以居,熹悉禁之。宁宗即位,有旨修葺旧东宫,为屋三数百间,欲徙居之。熹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疏入不报,然上亦未有怒熹意也。始,宁宗之立,韩侂胄自谓有定策功,居中用事。熹忧其害政,数以为言,在讲筵复申言之。赵汝愚既相,收召四方知名之士,中外引领望治,熹独惕然以侂胄用事为虑。汝愚方谓其易制,不以为意。及汝愚亦以诬逐,而朝廷大权悉归韩侂胄矣。庆元四年,熹以年近七十,申乞致仕,五年,依所请。明年卒,年七十一。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熹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
B.熹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
C.熹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
D.熹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封事,是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时,为防止有泄露,用皂囊封缄,故称。
B.台省,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汉代尚书办公地点叫中台,在禁省中,故称。
C.内库,是皇宫(皇家私人)的府库,与国库有所不同,国库出纳的是国家财政资金。
D.讲筵,是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讲官只能传授知识而不能论及朝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屡次进谏,竭尽一片忠心。他规劝孝宗格物致知,主张当前应出战复仇,又认为皇帝与少数宠臣过于亲近,建议面对旱灾君臣自省。
B.朱熹体恤百姓,教化百姓风俗。朱熹治理漳州时,减免多种赋税费用;安排父老解说礼来教导当地百姓;抑制当地崇尚释氏的风俗。
C.朱熹重视历史,反对大兴土木。宁宗即位后要修葺东宫房屋三百多间,朱熹指出应吸取历史教训,防止军民愤怒,皇帝因被激怒没有答复。
D.朱熹见识深远,洞察侂胄居心。韩侂胄居功用事,朱熹深以为忧,先后向皇帝和赵汝愚进言提醒,赵汝愚不以为意, 终遭诬谄驱逐被夺权。
4.翻译
(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遴选贤能,责以荒政,庶几犹足下结人心,消其乘时作乱之意。
2020-05-27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