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2 题号:7749291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各题。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一)

苏轼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稠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苏轼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

【注】①烈宁七年(1074)。作者由杭州移守荒蛮之地密州,作此诗②马耳:马耳山,因形似马耳得名。③本诗作于元丰四年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是年冬,黄州大雪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首联写自昏达旦,彻夜雪飘的情景。起笔先点明时间,从黄昏绵绵纤雨写起,入夜后不知不觉转而为雪。突出局势严峻,作者心情紧张。
B.第一首尾联生动描摹出马耳山的形象。大雪之后,马耳山尖尖的双峰高高耸起,没有被雪覆盖。作者借马耳山含蓄地表达出对志向的坚守。
C.第二首首联写雪后到乾明寺,用“马亦惊”表现漫山皆雪眼前是一片银色世界,与温庭筠《侠客行》中的“白马夜频惊,三更霸凌雪”有异曲同工之妙。
D.第二首颈联抒发自己对雪景的热爱。这样至洁至净的银色世界,决不能让牛羊踏。“且看”句是想象雪晴之后,鸦鹊嬉戏于枝间的可人画面。
2.两首诗都写雪景,描写手法却各具特色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知识点】 苏轼(1037-1101)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漏,指漏壶,古人计时的器具。“漏断”指夜深。
1.下列对《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B.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C.“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这两句是虚写,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D.“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2.作者笔下的孤鸿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以此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022-09-11更新 | 23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悼念妻子王弗的作品。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说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已然十年过去。
B.“尘满面,鬓如霜”,想象妻子如果还活着的话,应该也是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C.“夜来幽梦忽还乡”,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故乡。
D.这首词运用虚实结合以及白描等多种艺术手法,来表达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抒发了苏轼对亡妻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因为多重阻隔,而愈发深沉。结合词中的具体内容,分析除了生死相隔之外,还有哪些阻隔。
2023-11-29更新 | 13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乱石穿空”写出了山势险峻,“惊涛拍岸”写出了巨浪惊险,“卷起千堆雪”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这三句合写赤壁景色,有声有色。
B."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C.“小乔初嫁了”写英雄美人相得益彰,衬出周瑜年轻有为,志得意满。
D.这首词气势磅礴,格调豪放,以大手笔描写开阔的背景、大战的场面。
2.下列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上阕咏赤壁,下阕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
B.开篇三句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以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赞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
C.“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周瑜的成功。“羽扇纶巾”写他的服饰,突出他风度儒雅,“谈笑间”写他指挥若定的非凡胆略与才智。
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酹”,把酒洒在地上。这句词表明作者对人生的一种超脱。
2018-01-15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