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77 题号:78077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范仲淹,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请太后还政,不报。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奏至,帝大喜曰:“吾固知仲淹可用也。”进枢密直学士。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

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独府兵法,众以为不可而止。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内。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首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B.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C.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D.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姓名之外的别名,由父母或师长来取。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
B.疏是奏议的一种。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
C.亲一般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在中国古代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亲戚。
D.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介于小寒和大寒之间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读书勤奋。在应天府读书期间,昼夜不停地刻苫学习,冬天读书疲倦了,就用冷水浇脸。经常吃不饱,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
B.范仲淹崇尚简朴生活。在家里时,如果没有客人来,吃饭时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饭食仅够充饥。他要求自己的几个儿子不能穿华贵的衣服出门,出门前要换衣服。
C.范仲淹深得皇帝信赖。定川兵败时,皇帝坚信只要范仲淹出马,事情就能得到解决。皇帝对范仲淹陈述的十条建议,全部认同。
D.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得到他死的消息,老百姓都替他叹惜。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落,在范仲淹活着时就为他建立祠堂,挂上他的画像来祭祀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
②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知识点】 脱脱等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之。”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焉?”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上贡率取十倍贡数以权贵拯命制砚者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召权②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清于湛湛青天。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③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务敦厚,性峭直,与人不苟合,虽为小人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yíng)中。不从吾志者,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有删改。)


【注释】①第:只管②权:暂且③关节:疏通关系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杀而   鬻:卖B.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不久
C.以权贵   遗:遗留D.凡诉讼不得径庭下   造:到,往
2.下列是文中的第二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上贡率/取十倍贡数以遗权贵/拯命制砚者/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B.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上贡/率取十倍贡数/以遗权贵/拯命制砚者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C.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上贡/率取十倍贡/数以遗权贵/拯命制/砚者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D.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上贡/率取十倍贡数以遗/权贵拯命制/砚者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包拯巧用妙计,智破盗割牛舌案,连盗贼都吃惊佩服。
B.包拯不畏权势,一改前太守每年贡砚的做法,当政满一年,权贵没能拿走一方砚台回家。
C.包拯担任开封知府的时候,权贵们虽然忌惮他,但仍然称赞他为“包待制”。
D.包拯虽然地位显贵了,但是穿的衣服还是粗布衣裳。
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包拯刚毅廉洁的一组是(     
①第归,杀而鬻之   ②岁满不持一砚归
③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④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⑤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⑥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A.①④⑥B.①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⑤
5.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2)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2021-03-20更新 | 5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修起居注,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臣普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光言:“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英宗遂受命。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B.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C.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D.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氏春秋》,即《春秋》,被人们奉为儒家经典,与《诗》《书》《礼》《易》并称“五经”。
B.起居注,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汉以后,几乎历代都有起居注,流传下来的很少。
C.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中国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D.中书,此处指中书省。宋仍沿用唐三省六部制,但其长官名为中书令,已有名无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强识好学,聪慧过人。他七岁时,就凛然像个成人,向别人讲《左氏春秋》,回家后讲给家人,都能说出其中的大意。
B.司马光崇尚俭朴,不喜华靡。刚满二十岁时,考中进士,参加朝廷安排的闻喜宴惟独他不戴花,在同列的劝说下才戴上一枝。
C.司马光勇于担当,敢于负责。郭恩因轻敌冒进连累了庞籍获罪,司马光就三次上书皇帝承担责任,没有得到朝廷同意。
D.司马光直言敢谏,不惧生死。他明知向皇帝进言立嗣是必死的罪名,仍继范镇之后向皇帝进谏,后又当面向皇帝进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
5.为解决河东之患,司马光提出了哪些建议?他认为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2021-09-17更新 | 11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十二能诗文,荫补登仕郎。锁厅荐送第一,秦桧孙埙适居其次,桧怒,至罪主司。明年,试礼部,主司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由是为所嫉。桧死,始赴福州宁德簿,以荐者除敕令所删定官。迁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时龙大渊、曾觌用事,游为枢臣张焘言:“觌、大渊招权植党,荧惑圣听,公及今不言,异日将不可去。”焘遽以闻,上诘语所自来,焘以游对,上怒,出通判建康府,寻易隆兴府。言者论游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归。久之,通判夔州。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为公事。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吴鳞子挺代掌兵,颇骄恣,倾财结士,屡以过误杀人,炎莫谁何。游请以(吴)玠子拱代挺。炎曰:“拱怯而寡谋,遇敌必败。”游曰:“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及挺子曦僭越,游言始验。

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江西水灾,奏:“拨义仓振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召还,给事中赵汝愚驳之,遂与祠。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再召入见上曰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除军器少监。绍熙元年,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嘉泰二年,诏游权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寻兼秘书监。三年,书成,遂升宝章阁待制,致仕。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

(节选自《宋史·陆游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再召入见/上曰/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
B.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再召入见/上曰/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
C.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再召入见/上曰/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
D.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再/召入见上/曰/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补,皇亲国戚或官宦世家后人因祖先功勋而补官,文中陆游补官登仕郎。
B.台谏,唐宋时台官与谏官之合称,清代台谏官统归都察院,职权不再分别。
C.义仓,隋朝以后以赈灾自助为目的而在地方上建立的储备公共粮食的粮仓。
D.致仕,指古代官员因病退休,源于周代,形成于汉代,亦称致事,致政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游少负才名,科举不顺。陆游十二岁就擅长诗文写作,因锁厅试名超过秦埙令宰相秦桧恼怒,又因礼部试名列前茅再被秦桧嫉恨。
B.陆游正直无畏,因言获罪。宋孝宗时陆游指出龙大渊、曾觌掌权的危险,此语转告孝宗后却招致孝宗不满,于是他被贬为建康府通判。
C.陆游甚有谋略,识人善鉴。王炎宣抚川、陕,陆游陈说积粮练兵、伺机收复中原的用兵策略;出于防患于未然,他极力阻止吴拱统兵。
D.陆游为人率性,急民之困。陆游以文友身份与范成大交往,不拘礼法而自号放翁;担任江西常平提举时,他奏请开仓赈济诸郡中的灾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觌、大渊招权植党,荧惑圣听,公及今不言,异日将不可去。
(2)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
2021-07-09更新 | 2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