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陆游(1125-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80 题号:781442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秋波媚

陆游

七月十六日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这是陆游国难当头被任命担任军中要务时所作。当时有利的形势和军中威武的生活,让他触景生情写下此词。②高兴亭:地处南宋抗金前线,正对长安南山。③灞桥、曲江均为长安著名景地。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二句描绘了前线的秋色与紧张的战斗气氛,哀怨的号角声与烽火的光焰交织在一起,渲染出一幅有声有色的雄浑画面。
B.词人借景抒情,角声、烽火为下文登高酹酒抒发诗兴提供了一个意境开阔的背景,同时为全词奠定雄浑、激昂的感情基调。
C.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词人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感慨,角声之哀、歌声之悲,都是词人当时内心忧郁哀愁的再现。
D.这首词紧扣“望”字,词人登高望远,借所见所闻写出内心所感,既有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又有鲜明的浪漫主义情调。
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上下两阕简要分析。
【知识点】 陆游(1125-1207)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春阴

[南宋]陆游

老境三年病,新春十日阴。

孤舟镜湖客,万里玉关心。

出岫云多态,呼风鸟独吟。

读书惟恐尽,倾酒却愁深。

1.本诗共有几联对仗?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联B.两联C.三联D.四联
2.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的语言,精练而自然,晓畅平易。
B.本诗的风格,沉郁而浑厚,慷慨悲壮。
C.本诗的意境,瑰丽而凄迷,浑茫开阔。
D.本诗的体式,谨严而天成,整饬工稳。
3.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2020-12-13更新 | 11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项羽

[宋]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1.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是写项羽的人、马,用“八尺”和“千里”进行修饰,突出了项羽的威猛形象。
B.第二句虽然语气平淡,是具体的叙事,写出了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
C.第三句写出了范增虽然尽力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一意孤行,纵使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
D.第四句运用冷峻的反问语气,写出了项羽兵败乌江之后的后果。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20-06-18更新 | 26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二首(其一)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①西汉时,苏武被困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改。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不屈而死。②上林苑,汉时旧苑,它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代指皇宫。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白发萧萧”表示诗人年迈不被重用,只能“卧泽中”,让天地照出自己对国家的一片忠心,表明诗人对朝廷完全失去了信心。
B.颔联用词极其精妙,其中的“久”字写出诗人困厄的时间之长,“空”字突出诗人年华已逝、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C.颈联运用想象的手法虚写春雨中长满杂草的上林苑和夜月下残垣断壁的洛阳宫,实际上是借长安、洛阳两座古都的荒凉来喻指沦陷的都城汴京。
D.尾联与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壮心未老。
2.试比较本诗颔联与陆游另一首《书愤》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共同之处。
2020-07-22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