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816476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shí)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凡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元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


[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n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十八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二十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湜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十八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自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希亮,字公弼。希亮幼孤好学,中天圣八年进士第。初为大理评事,知长沙县。有僧海印国师,出入章献皇后家,与诸贵人交通,恃势据民地,人莫敢正视,希亮捕治置诸法,一县大耸。盗起京西,杀守令,富弼荐希亮可用,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希亮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数上章请老,不允,移知凤翔。仓粟支十二年,主者以腐败为忧,岁饥,希亮发十二万石贷民。有司惧为擅发,希亮身任之。是秋大熟,以新易旧,官民皆便。英宗即位,迁太常少卿。未几致仕,卒,年六十四。赠工部侍郎。少与蜀人宋辅游,辅卒于京,母老,子端平幼,希亮养其母终身,以女妻端平,使同诸子学,卒登进士第。

四子。忱,度支郎中。恪,滑州推官。恂,大理寺丞。子慥,字季常,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在岐下,尝从两骑,挟二矢,与苏轼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乃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轼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晚年皆弃不取。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徒步往来山中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及苏轼谪黄,过岐亭,识之,人始知为慥云。

(选自《宋史·列传五十七》,有改动)


【注】①山河户,指樵夫渔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庵居蔬食/徒步往来山中/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
B.庵居蔬食徒步往来/山中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
C.庵居蔬食/徒步往来/山中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
D.庵居/蔬食徒步往来山中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圣:天圣是年号,年号是封建帝王纪年的名号,例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B.英宗:英宗是庙号,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祖。
C.工部:中国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工程、交通、赋税、漕运等事宜,工部长官为工部尚书。
D.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故名洛阳。它是中国著名古都,历史上有十几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希亮不畏权贵。在他担任长沙知县的时候,当地有个僧人和权贵交结,强占百姓土地,陈希亮依法处置他。
B.陈希亮保境安民。在任职房州期间,他积极训练士卒和百姓,加强地方上的守备,声震山南,老百姓得以安定。
C.陈希亮勇于担责。凤翔发生饥荒,他拿出官粮借给百姓,主管官员害怕因为擅动官粮获罪,他亲自负责此事。
D.陈希亮教子有方。陈希亮的长子、二子、三子在仕途上都有所作为。他的小儿子轻财好义,后来辞官隐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秋大熟,以新易旧,官民皆便。
(2)尝从两骑,挟二矢,与苏轼游西山。
5.陈希亮重情重义,他的朋友宋辅去世后,陈希亮为其做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2021-11-08更新 | 13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尹谷,耕叟,潭州长沙人。性刚直庄厉,初处郡学,士友皆严惮之。宋以词赋取士,季年,惟闽、浙赋擅四方。谷与同郡刑天荣、董景舒、欧阳逢泰诸人为赋,体裁务为典雅,每一篇出,士争学之,由是湘赋与闽、浙颉颃。中年登进士第。调常德推官,知崇阳县,所至廉正有声。

丁内艰,居家教授,不改儒素。日未出,授诸生经及朱氏《四书》,士虽有才思而不谨饬者摈不齿。诸生隆暑必盛服,端居终日,夜灭烛始免巾帻,早作必冠而后出帷。行市中,市人见其举动有礼,相谓曰:“是必尹先生门人也。”诘人果然。

晚入李庭芝制幕,用荐擢知衡州,需次于家。潭城受兵,帅臣李芾礼以为参谋,共画备御策。时城中壮士皆入卫临安,所余军仅四百五十人,老弱太半。芾纠率民丁,奖励以义,人殊死战,三月城不下。大军断绝险要,援兵不至,谷知城危,与妻子诀曰:“吾以寒儒受国恩,典方州,谊不可屈,若辈必当从吾已耳。”召弟岳秀使出,以存尹氏祀,岳秀泣而许之死。乃积薪扃户,朝服望阙拜已,先取历官告身焚之,即纵火自焚。邻家救之,火炽不可前,但于烈焰中遥见谷正冠端笏危坐,阖门无少长皆死焉。芾闻之,命酒酹谷曰:“尹务实,男子也,先我就义矣。”务实,谷号也。

初潭士以居学肄业为重州学生月试积分高等升湘西岳麓书院生又积分高等升岳麓精舍生潭人号为三学生兵兴时三学生聚居州学犹不废业。谷死,诸生数百人往哭之,城破,多感激死义者。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颉颃:不相上下,相抗衡。②扃户:闭户
1.下列为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潭士以居学肄业为重/州学生月试/积分高等/升湘西岳麓书院生/又积分高等升岳麓精舍生/潭人号为三学生/兵兴时三学生聚居州学/犹不废业。
B.初/潭士以居学肄业为重/州学生月试积分高等/升湘西岳麓书院生/又积分高等/升岳麓精舍生/潭人号为三学生/兵兴时/三学生聚居州学/犹不废业。
C.初/潭士以居学肄业为重/州学生月试/积分高等升湘西岳麓书院生/又积分高等升岳麓精舍生/潭人号为三学生/兵兴时/三学生聚居州学/犹不废业。
D.初潭士以居学/肄业为重/州学生月试积分高等/升湘西岳麓书院生/又积分高等/升岳麓精舍生/潭人号为三学生/兵兴时三学生聚居州学/犹不废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     
A.字,又称表字。古代男子十八岁成年后,另取一个与本名无关的的别名,称之为“字”。
B.进士,在科举考试最高级别的殿试中,皇帝在殿上对乡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或由皇帝委派的大臣主管,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
C.丁内艰,子遭母丧;丁外艰,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旧制指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
D.《四书》,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尚书》编在一起,合称“四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尹谷在家教授学生,仍保持儒者的品德操行,严格要求学生,如果学生不谨慎修习,即便才思敏捷也不教授他们。
B.潭州城被敌兵包围的时候,尹谷毅然与妻子诀别,为保存尹氏的祭祀之人,他叫弟弟尹岳秀逃出,自己与敌人展开殊死战斗,最终死于火海之中。
C.尹谷性格严厉刚直,士友都很敬畏他;他在学习上一丝不苟,在作赋方面的要求也较严格,士人争相向他学习。
D.尹谷死后,潭州看重读书学习的“三学生”几百人去吊唁他,潭州城被攻破后,很多人都被他为大义而死而感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晚入李庭芝制幕,用荐擢知衡州,需次于家。
(2)吾以寒儒受国恩,典方州,谊不可屈,若辈必当从吾已耳。
5.尹谷对学生要求严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2-10-14更新 | 7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师于江西,五年始归。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乡老先生见之,自以为不及。庆历六年,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擢上虞令。豪娃杀人,久莫敢问,存至,按以州吏受赇,豪赂他官变其狱,存反为罢去。久之,除密州推官。修洁自重,为欧阳修、吕公著、赵概所知。存故与王安石厚,安石执政,数引与论事,不合,即谢不往。尝召见便殿,累上书陈时政,因及大臣,无所附丽,皆时人难言者。元丰元年,神宗察其忠实无党,以为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五年,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进枢密直学士,改兵部尚书,转户部。神宗崩,哲宗立,永裕陵财费,不逾时告备,宰相乘间复徙之兵部。有建议罢教装内保甲者,存言:“今京师兵籍益削,又废保甲不教,非国家根本久长之计。且先帝不惮艰难而为之,既已就绪,无故而废之,不可。”门下侍郎韩维罢,存言:“去一正人,天下失望,忠党沮气,谗邪之人争进矣。”又论杜纯不当罢侍御史,王巍不当罢谏官。河决而北几十年,水官议还故道,存争之日:“故道已高,水性超下,徒费财力,恐无成功。”卒辍其役。蔡确以诗怨讪,存与范纯仁欲薄其罪,确再贬新州,存亦罢,以端明殿学士知蔡州。”始,存之徙兵部,确力也。至是,为确罢,士大夫善其能损怨。岁余,加责政殿学士、知扬州。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绍圣初,请老,提举崇禧观,迁右正议大夫致仕。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七十九。赠左银青光禄大夫。存性宽厚,平居恂恂,不为诡激之行,至其所守,确不可夺。司马光尝曰:“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其王存乎!”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乡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
B.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乡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
C.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乡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
D.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乡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古文,文体名,区别于骈体文而言,与韩愈《师说》“好古文”中“古文”的含义相同。
B.主簿,是古代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属于文官,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秘书一职。
C.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一般年龄为七十岁,也称“致政”、“乞骸骨”。
D.保甲,是宋朝时期开始的带有军事管理的户籍管理制度,十户为“甲”,十甲为“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存不畏豪强,严格执法。有一豪门大户杀人,很久没人过问,王存到任后,严格审查案件,终于查清是州吏收受贿赂,最终罢免了受贿官员。
B.王存为人耿介,敢于直言。他曾被宋神宗在便殿召见,多次上书指陈当时政事,虽涉及一些大臣权贵,但绝不依附,敢说别人难以说出的事情。
C.王存独具慧眼,见解独到。有人建议废除京畿内保甲制度,他透彻分析,坚决反对:水官建议恢复黄河旧有的河道,王存据理力争,停止了工役。
D.王存性情宽厚,不计前嫌。当年神宗去世后,因蔡确作梗,王存被移任兵部:后来蔡确获罪,王存却力争为蔡确减罪,自己也因此事被罢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存故与王安石厚,安石执政,数引与论事,不合,即谢不往。
(2)存性宽厚,平居恂恂,不为诡激之行,至其所守,确不可夺。
2019-08-02更新 | 1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