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其他北宋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59 题号:832213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敧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注]①此词为作者退居太湖边的卞山时所作。②东山老:指东晋名臣谢安,曾隐居东山,故名。他是历史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淝水之战的总指挥。③胡沙:即“胡尘”,指代北方各民族发动的战争。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上片开头四句写秋色渐浓,金黄的菊花传报了霜降的消息,小窗低户掩映在菊花丛中,小路曲曲折折。
B.“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运用反问:隐居山野的老人到底在想什么心事呢?
C.“徙倚”写作者为了排遣心事,走出低户小屋,沿着曲折小路,来到太湖边上,流连不舍地凝望湖上的碧波。
D.下阕写作者望湖兴叹,想到往昔飘泊奔波,走遍天涯海角。“归来”二句,从天涯飘泊归来,重扫院内小路,守护自家松竹。
E.“却恨悲风时起”句,写作者怨恨悲风不时吹起,飞行在云间的新雁给人们带来边境的消息,边疆的战马都在怨恨胡人。
2.结合全词具体分析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知识点】 其他北宋作家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九日水阁

韩琦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晩节香。

酒味己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注】①“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九日,也就是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既可以登高怀远,也有菊花配螃蟹的习俗。②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这首诗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秋,诗人正在京中任右仆射,可谓官隆位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七绝开篇两句照应了标题,“池馆”古榭”照应“水阁”,“重阳”照应“九日”。
B.诗作的第一句写出了池馆园林的荒凉,反衬了嘉客在重阳赏菊品酒的雅兴之浓。
C.虽然此时作者年事已高,然而他从心底里服老,尾联的两句“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正是这样的心理写照。
D.诗中“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晩节香”两句严格对仗,以“老圃”对“黄花”,“秋容”对“晚节”,“淡”对“香”。
E.整首诗歌体现的并不是在秋色里的持续消沉,而是在一片肃杀的秋景之中强调一种高洁的人品。
2.这首诗塑造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首联和颔联进行分析。
2019-05-14更新 | 12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屋东

张 耒

苍鸠呼雨屋东啼,麦穗初长燕子飞。

竹里人家鸡犬静,水边官舍吏民稀。

溪声夜涨寒通枕,山色朝晴翠染衣。

赖有西邻好诗句,赓酬[注]终日自忘饥。


[注]赓酬:作诗酬答。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鸠鸣、麦长、燕子飞的田野风光,写出了一派自然和谐的田野村舍景象,营造了闲适宁静的氛围。
B.颔联进一步写景,那竹里水边人家、官舍的安宁与静穆,实实在在使人感受到安宁与闲适,清新与舒畅。
C.颈联上句写夜间所闻所感,下句写清晨所见,从听觉、味觉、视觉等方面多角度写景。
D.尾联写西邻喜好诗句,作者忙于作诗酬答,以至于有时候没有时间吃饭,展现出作者的生活乐趣,更衬托出农舍人家的安宁与闲适。
E.本诗是田园诗,从表达的情感上看,与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一样赞美了田园生活,表达作者喜爱田园生活,厌恶官场之情。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2020-03-14更新 | 8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唐代·杜荀鹤①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静林寺古松

宋代·仲皎②

古松古松生古道,枝不生叶皮生草。

行人不见树栽时,树见行人几回老。


①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
②仲皎,字如晦,剡县(今浙江嵊县)人,居剡县明心寺。曾于剡山星子峰前建白塔,结庐以居,题名闲闲庵。精禅学,好诗文,多结交文友。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唐诗中描写小松刚出土,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
B.“而今渐觉出蓬蒿”句,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C.“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时人称赞它高,说明时人非常有眼力和远见,意义深远。
D.宋诗一、二两句主要点明松树的古老,以三个“古”字,着力表现享有长寿树之称的松树的古朴。
E.宋诗三、四句以树与人相比,树龄比人的年龄要长,古松已经亲眼目睹人世间的几回变迁,树是不会衰老的,体现了松树的青春永驻、四季常青,对比鲜明。
2.两首同为写松,然而作者所处身份、年代不同,情感不同,试加以赏析。
2018-06-09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