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辨析并修改病句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1 题号:840204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果问你生活中什么最重要,你会把喝水排在第几位呢?毋庸置疑,能不能“喝好”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
B.动画产业是给人以梦想、给人以欢乐、激发人创意的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产业。
C.天文学家们只能推测,那些恒星可能是在宇宙大爆炸发生之后最初的几亿年里形成的,包括氢、氦和微量的锂构成。
D.头皮是一个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的系统,皮脂腺无时无刻都在分泌油脂,给头屑真菌提供适合繁殖的“温床”,这也是很多去屑产品无法长效去屑的原因。
2020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知识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下面是某中学关于勤俭节约的倡议书的部分内容,其中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五处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勤俭节约不仅是全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责任。然而,在敝校,水、电、粮食、纸张的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追求品牌、追求享受、过度消费等现象屡见不鲜,痛定思痛,广大师生应增强节约资源的自觉性、主动性,大力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校园氛围,为此学校办公室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全校师生务必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为国家、为社会、为校园尽绵薄之力。

2021-05-11更新 | 43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_____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释放出智慧与力量。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能引起共鸣、激荡人心的原因,是由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_____。

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_____,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_____,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        )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正式、创造力、社会现实、妙语连珠
B.郑重、创造力、社会现实、巧舌如簧
C.郑重、说服力、历史长河、妙语连珠
D.正式、说服力、历史长河、巧舌如簧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个人的讲话能引起共鸣、激荡人心的原因,是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
B.—个人的讲话能引起共鸣、激荡人心,是由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造成的
C.—个人的讲话能激荡人心、引起共鸣的原因,是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
D.—个人的讲话能激荡人心、引起共鸣的原因,是由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语言的真义,又何尝不是行文的典范?
B.语言的真义离不开行文的规范。
C.这既是语言的真义,又是行文的典范。
D.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
2020-04-15更新 | 207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 (0.4)
【推荐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生动的冰雪运动姿态与书法艺术巧妙融合,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和中国文化的魅力。
B.能否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对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C.就扑朔迷离的中东局势而言,达成伊核全面协议,就如同拔除了一个潜在火药桶的引信,缓解了地区紧张局势,降低了冲突。
D.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审计署坚持在审计工作中以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积极服务绿色发展理念为思路。
2017-03-27更新 | 1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