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王安石(1021-108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28 题号:86257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和甫“咏雪

王安石

奔走风云四面来,坐看山垄玉崔嵬。

平治险秽非无德,润泽焦枯是有才。

势合便疑包地尽,功成终欲放春回。

寒乡不念丰年瑞,只忆青天万里开。


[注]①和甫,即王安礼,是王安石的六弟。此诗当作于新法推行时。
1.这首诗的前两联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了“雪”的?
2.作者在诗中寄寓了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王安石(1021-1086)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①长安君:王安石的妹妹,名文淑,封长安县君。此诗作于王安石出使契丹前。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与长安君年少分别,年老又得相见的情形,久别重逢的喜悦中也不免有悲伤之情,个中滋味,耐人咀嚼。
B.颔联写长安君为诗人饯别的场景,宴席简单,灯火昏暗,气氛沉重冷寂,有力地表现了两人再次离别时的压抑感伤。
C.颈联以“自怜”“又作”关联过去和将来,又以“三年”“万里”进一步强化时空阻隔上的久远,蕴含诗人无限感慨。
D.全诗扣住“别”和“逢”落笔,以平易朴实的语言表现诗人的内心感受,从多个方面传递出兄妹之间深厚的情意。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2020-07-26更新 | 5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定林①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

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

溪鸟山花共我闲。

二月四日作②

[宋]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

瓦雪消残玉满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

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释】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1.《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________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
2.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
2019-11-06更新 | 2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沟

王安石

白沟河边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

蕃马常来射狐兔,汉兵不道传烽燧。

万里锄耰接塞垣,幽燕桑叶暗川原。

棘门灞上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


[注]①白沟:宋辽之间的界河。②不道:不说。③棘门灞上徒儿戏:公元158年,匈奴大举进犯,汉文帝派遣徐厉、刘礼、周亚夫分别驻守棘门、灞上、细柳。文帝在巡视了三个驻地以后,说“灞上、棘门军,若儿戏尔。”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简明写实,写出了白沟河北尽成辽地,年年在这里迎送辽使的情况。
B.“锄耰”是松土、平地的农具,诗中“万里锄耰”则代指北宋广阔的农业生产地区。
C.诗歌借汉文帝对棘门、灞上的评价,委婉地批评了当时北宋边将的庸碌无能。
D.诗歌尾句希望北宋将士以李牧、廉颇为榜样,加强防御,使边境不再受辽侵扰。
2.请赏析颔联“蕃马常来射狐兔,汉兵不道传烽燧”两句。
2019-11-19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