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 《宋史》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5 题号:867520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太初,泽州晋城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戎州,以善政闻。有诏褒美,迁将作监丞,转太常丞。雍熙三年,通判成都府,赐绯鱼。会诏求直言,著《守成箴》以献。

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时陈恕为使,太初有所规画必咨恕,未尝自用为功,恕甚德之。会西鄙有警,转馈艰急,充陕西转运使。二年,命白守荣、马绍忠护刍粮,分三番抵灵州。转运副使卢之翰违旨并往,为戎人所剽。上怒,捕太初及副使秘书丞窦玭系狱。太初责怀州团练副使,之翰、玭悉除名。明年,起太初为祠部郎中,知梓州。俄复旧

真宗嗣位,召还。咸平初,拜右谏议大夫、知江陵府。蛮寇扰动,太初以便宜制遏,诏奖之。三年,再知梓州。明年,益州雷有终以母老求还,诏太初就代。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太初与钤辖杨怀忠颇不协,时蜀土始安,上虑其临事矛盾,亟召太初还。会御史中丞赵昌言等事被劾,命权御史中丞。先是,按劾有罪必豫请朝旨,太初以为失风宪体,狱成然后闻上,时论韪之。俄出知杭州。太初有宿疾,以浙右卑湿不便,求近地,得庐州。疾久颇昏忘,不能治大郡,连徙汝、光二州。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二。

太初性周慎,所至有干职誉。尝著《简谭》三十八篇,自序略曰:“广平生纂文史老释之学,尝谓《》之中庸,伯阳之自然,释氏之无为,其归一也。喜以古圣道契当世之事,而患未博也,因笔而简之,以备阙忘耳。”

(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六》,有删改)


[注]①风宪:即“御史”,掌管风纪的官吏。②文史:借指儒家。③伯阳:老子的字,借指道家。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
B.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
C.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
D.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绯鱼,即绯鱼袋,指绯衣和鱼符袋。是旧时官员佩戴的证明身份之物,唐朝五品以上佩鱼符袋。
B.秩,既指官吏的俸禄,也可以指官吏的官阶、品级。文中的“旧秩”就是指宋太初原来的官职级别。
C.坐,是定罪、获罪的意思。在中国古代,连坐是指一人犯罪而使其整个家族遭受牵连受罚而被诛灭的制度。
D.《礼》,指儒家典籍《礼记》,它和《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太初施政有方,深谙时事。他考中进士后,刚刚为官,便有了突出的政绩。皇上下诏表彰,因而升官。征求直言时,他呈献上奏疏,后因军事需要,被选为雄州通判。
B.宋太初才德兼备,深受器重。他做盐铁副使,尊敬上司,不独断专行,不居功自傲。他才能出众,多次出任转运使,负责往前线运送军粮,职责内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
C.宋太初身体多病,备受关照。他患有久治不愈的疾病,不能到低洼潮湿的地方,朝廷就让他到别地为官。他有病已久,糊涂健忘,不宜治理大的州郡,朝廷就让他治理小的州郡。
D.宋太初读书广博,善于思考。他读儒家的经典著作,也读道家、佛家的著作,并深刻思考书中的道理。他认为儒家的中庸、道家的自然、佛家的无为,其实思想道理是一致的。
【知识点】 《宋史》解读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李稙,字元直,泗州临淮人。幼明敏学,两举于乡,太史晁无咎见之曰:此国士也。以女妻焉。

②靖康初,高宗以康王开大元帅府。湖南向子諲转运京畿,时群盗四起,偏道阨绝,环视左右无足遣者。有以稙荐,使督四百艘,总押犒师银百万、粮百万石,招募忠义二万余众,自淮入徐趋济,凡十余战,卒以计达。时高宗驻师钜野,闻东南一布衣统众而至,士气十倍,首加劳问。稙占对详敏,高宗大悦,亲赐之食,曰:得一士如获拱璧,岂特军饷而已。

③高宗既即位,丞相张浚督师江上,知稙才,荐为朝奉郎、鄂州通判。满,除尚书户部员外郎。时秦桧当国,凡帅府旧僚皆屏黜,浚亦去国。稙即丐祠奉亲,寓居长沙之醴陵十有九年,杜门不仕。

④桧死,稙始入见,帝曰:朕故人也。”方有意大用,以母老,每辞,愿便养,除知桂阳军。母忧,归葬,哀毁骨立。刘锜遗之书曰:忠臣孝子,符直兼之矣。服阕知徽州俗尚淫祠首以息邪说正人心为事,民俗为变。

⑤逾年,金人败盟,朝廷将大举,以稙漕运有才略,授京西河北路计度转运使。稙措画有方,廷议倚重。稙上书极言防江十策,其略曰:保荆、襄之障,以固本根;审中军所处,以俟大举;搜选强壮,以重军势;度地险阨,以保居民;避敌所长,击其所短;金人降者宜加赏劝。皆直指事宜,不为浮泛。疏上,帝嘉其言,以太府卿召赴阙,有疾不克上道,遂以中奉大夫、宝文阁学士致仕,还湘。

⑥时胡安国父子家南岳下,刘锜家湘潭,相与往还讲论,言及国事,必忧形于色,始终以和议为恨。年七十有六卒。谥忠襄。

(选自《宋史》有删改)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幼明敏(     )(2)满,除尚书户部员外郎(     )
2.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母忧,归葬(     )
A.分担       B.遭遇       C.孤独       D.叮嘱
(2)稙即丐祠奉亲(     )
A.乞讨祭祀       B.建造祠堂       C.去职停薪       D.回归祠堂
3.第④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服 阙 知 徽 州 俗 尚 淫 祠 首 以 息 邪 说 正 人 心 为 事
4.把第⑤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疏上,帝嘉其言,以太府卿召赴阙,有疾不克上道,遂以中奉大夫、宝文阁学士致仕,还湘。
5.人物短评通常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人物的评价。请结合全文,围绕“忠襄”(忠诚辅佐)二字,为传主写一则人物短评。
2023-11-26更新 | 13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整体分析:本文探讨了变法与守旧两个观点间的对立,分别体现出当时社会中对改革的不同态度。材料一论述了“乐无事者”和“喜有为者”的观点,各有得失和偏颇;材料二描述宋代改革的具体情况,展现了王安石和司马光在变法问题上的争论,突显出改革者的坚定与现实者的顾虑。整篇文章通过历史实例,反映了普遍的政治现象,即改革和守旧的平衡与冲突。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天下有二人之论:有安常习故,乐于无事之论;有变古更法,喜于敢为之论。乐无事者,以谓守祖宗成法,独可以因人所利据旧而补其偏以驯致于治此其所得也至昧者则苟简怠惰,便私胶习,而不知变通之,此其所失也。喜有为者,以谓法烂道穷,不大变化则不足以通物而成务,此其所是也;至凿者则作为聪明,弃理任智,轻独用,强民以从,此其所非也。

(节选自《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七》)

材料二:

戊申熙宁元年二月乙卯,上谓文彦博等曰: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彦博对曰:譬如琴瑟不调,必改而更张之。夏四月壬寅朔,诏新除翰林学士王安石越次入对,上曰:方今治当何先?对曰:以择术为始,陛下每事当以尧舜为法。上曰:卿可悉意辅朕,庶几同济此道安石退而上疏,极言累世因循末俗之弊,且谓理财无法。丙寅,命司马光看详裁减国用制度。光登对言:国家所以用不足者,在于用度太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安石曰:国用不足,由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箕敛以尽民财。安石曰:此非善理财者也。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二年二月庚子,王安石参知政事。甲子,命安石别为司,名曰同制置三司条例,辛巳,光上言:今士大夫沸腾,黎民骚动,请罢制置三司。安石曰:光好为异论,异论之人倚以为重,则是为异论之人立赤帜也。光曰:安石性不晓事而愎,今条例司所为,独安石、韩绛、吕惠卿以为是,天下皆以为非也。陛下岂能独与此三人共为天下耶?三年三月甲午,光移书安石,请罢条例司,安石答书但言道不同而已。书凡三返。五月甲辰,诏:近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本以均通天下财利。今大端已举,惟在悉力应接,以趣成效光知言不用,遂乞判西京留守司御史台。上乃从其请。光自是绝口不复论新法。

(节选自《宋史全文·卷十一》)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选出。
独可以A因人利B据旧而补C其偏D以驯E致于治F此G其所H得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权,指变通;与《齐桓晋文之事》中“权,然后知轻重”的“权”意思不同。
B.肆,指恣意;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又欲肆其西封”的“肆”意思相同。
C.更张,改换琴弦,重新张设,比喻变革;与“改弦更张”的“更张”意思相同。
D.箕敛,指苛敛民财;其中“敛”与《促织》中“科敛丁口”的“敛”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于无事的人主张固守成法,喜于作为的人则认为旧法不足守,需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B.皇上认为国家之事弊病丛生,非改革不可;文彦博表示支持,王安石则建议从择术入手。
C.针对国用不足的问题,王安石主张任用善理财的人,司马光则认为应节约用度、增加赋税。
D.司马光请求废除条例司,既不被王安石接受,也不获皇上支持,从此闭口不再谈论新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可悉意辅朕,庶几同济此道。
(2)今大端已举,惟在悉力应接,以趣成效。
5.王安石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表现出一位改革家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博通经史,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四年杭州。西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减)

1.下列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日数千言          属:撰著
B.以水之再至          虞:忧虑
C.有补于国             庶:希望
D.四年杭州             知:掌管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一般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
B.“冠”又称“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弱冠”等说法。
C.《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它与《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合称“五经”,是儒家经典之一。
D.居士是对在家信道之人的泛称,也指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还是文人雅士的自称,如李白自称青莲居士,李清照自称易安居士。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才华出众。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B.苏轼为官有法。在徐州时黄河在曹村决口,汇集于徐州城下,城墙将要被浸坏,富人争着出城避水,苏轼为安定人心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
C.苏轼虽受小人陷害,却随缘自适。苏轼遭受陷害,被捕入狱,但出狱被贬黄州后,却能与农夫老翁融洽相处,并自号“东坡居士”。
D.苏轼一心为民,政绩卓著。在杭州任职时,苏轼就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航运,建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积蓄、排泄湖水的枢纽。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
(2)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2021-03-29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