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词语 > 熟语(含成语)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 题号:882925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青年毛泽东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用极富表现力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B.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它跨越委顿和衰老,从不吝惜生命,虽然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C.长堤远眺,郁郁葱葱的红树林恍如漂浮的水上绿洲,在海风的吹拂中,“绿浪”起伏,令人望洋兴叹
D.无论是灿烂美丽的星空,还是微不足道的灰尘,都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展示出了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2019高一·浙江·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知识点】 熟语(含成语)解读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观园是曹雪芹寄托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清净之境,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是如何向读者全面呈现刚建好的大观园的呢?《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一节展示出曹雪芹在谋篇布局上的:曹雪芹构想了这样一个场景,就是贾政领着众清客游览大观园,以便为园中的亭台馆舍草拟匾额对联,突然碰到了宝玉,想考考他的才学,于是带他同游。该节内容将贾宝玉的文学才华展露得。为大观园中的亭台馆舍之类草拟匾额对联并非 ③     之事,更不必说匾额对联还需当场拟出,贾宝玉不仅要接受异常严厉的父亲的检验和众多清客的点评,还要贴出来供将来省亲的贵妃定夺、审阅。但是,他的答卷很完美……这不仅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还向读者展示出我国园林这一的人造景观之妙。比如(贾政)一面引人出来,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荼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盘旋曲折。可以说,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一节的景色之妍,描写之妙,可与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相比。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023-03-18更新 | 25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采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这种新颖的方式__________于中国传统文化,应天时、合地利、称人心,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倒计时从数字24开始,以此为__________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时令文化。我们细细品味会发现,每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都写满了中国元素,既是生命、力量与希望的象征,也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美学观,是更深层次的文化自信。短短3分钟倒计时视频出现的与节气相关的诗句,__________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些诗句让观者了解了在相应时节里以传统方式生活的中国人,并深深令人叹服含蕴其中的浪漫。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脱胎       契机       精美绝伦       凸显
B.扎根       时机       美轮美奂       凸显
C.脱胎       时机       美轮美奂       突显
D.扎根       契机       精美绝伦       突显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诗句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③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A.④②③①B.②④①③C.④③①②D.②①④③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诗句让观者了解了中国人在相应时节里传统的生活方式,并深深叹服含蕴其中的浪漫。
B.这些诗句让观者了解了中国人在相应时节里传统的生活方式,令人深深叹服含蕴其中的浪漫。
C.这些诗句让观者了解了在相应时节里以传统方式生活的中国人,令人深深叹服含蕴其中的浪漫。
D.这些诗句让观者了解了在相应时节里以传统方式生活的中国人,并深深叹服含蕴其中的浪漫。
2022-05-29更新 | 18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的一生是与酒为伴的一生。纵观他对酒的态度的变化,从“无饮酒”到“颓然乎”醉其间,再到渴望“常置酒一壶”得意于其间,恰好折射出其宦海沉浮和心路历程的变化。(       )。中国古代文人大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可以说,他们既是儒家思想的传播者,也是儒家思想的践行者。

儒家激励人采取积极入世的态度,要以天下为己任, 地承担社会使命,因此他们的人生之路,必然以入世求仕为开端。于是,在青年欧阳修的身上,可以着到“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在闪耀着。不饮酒,正是他恪尽职守、坚守正道的体现。但现实是残酷的。多年的仕途闯荡, ,贬谪成为常态。宦海中沉浮的欧阳修,一方面尊奉儒学,对政务尽职尽责另一方面,每日面对官场种种黑暗,又无法做到 。沉醉,便是欧阳修心灵纠结的外现。

最终,随着个人的政治理想、人生理想在时间的流逝中渐行渐远,道家回归自然的思想就成为士人们的指神寄托,成为欧阳修心灵的慰籍地。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而是对带来的社会秩序束缚的一种挣脱。是心灵的自由和奔放。以酒为乐,便成了老年欧阳修超然物外的宣告。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了解欧阳修的这种经历与心态的变化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诗歌
B.欧阳修的这种经历和心态的变化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C.欧阳修对酒的态度的变化也成了古代封建士大夫的典型代表
D.而这种经历和心态的变化在古代封建士大夫中非常典型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而是对社会秩序带来的束缚的一种挣脱,是心灵的自由和奔放。
B.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而是社会秩序带来的束缚的一种挣脱,是心灵的自由和奔放。
C.这种超脱不是由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而是对带来的社会秩序束缚的一种挣脱,是心灵的自由和奔放。
D.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而是对社会秩序带来的束缚的一种挣脱,是心灵的自由和奔放。
2024-03-04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