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文主题 > 人文科技
题型:作文-微写作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5 题号:8905550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有研究发现,针对同一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后的学习效果保有率是不同的(见下图)。请根据此图反映出的规律,并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为同学们提出学习改进建议。要求:建议合理、具体、切实,150字左右。

②近年来,頔、琰、杲、嫕【注】…这样的生僻字逐渐成为了新生儿姓名里的“热门字”。请对这一现象加以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150字左右
【注释】:頔 (dí):美好。琰(yǎn):常用来形容美玉。东汉才女蔡文姬,名琰。杲(gǎo):日出明亮的意思,语出《诗经·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杲杲日出”。嫕(yì):柔软、和善,语出《楚辞·神女赋》“澹清静其愔嫕兮,性沉详而不烦”。
③请从你熟悉的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以“        ,你的人生是一首歌”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要求:在横线上填写人物名字, 题目补充完整。人物特点符合原著,感情真挚。不超过150字。

相似题推荐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上世纪之初,1919年五月,中国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直到2018年,以爱国主义、振兴中华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青年去争取实现祖国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五四精神是热血青年们自发并逐渐凝成的一种神圣的精神追求,其精髓世代相承,升华为爱国主义的一种体现,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其主旨各不相同。五四时期,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救亡图存;新中国建立后,表现为报效国家的拳拳之心;拨乱反正时期,表现为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

回顾影响较大的爱国主义思潮和行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代爱国主义新增添的精神内核与价值诉求:

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全球化不可逆转的浪潮中,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在中国发展世人瞩目的背景下,寻求我们国家在世界上全新的定位和方向;

在对外开放交往日益扩大的现实中,探讨构成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新内容。

我们应当认识到,当代爱国主义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强烈的期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愿望。

当代爱国主义本身也是一种思考,一种基于国家、民族和个人现状与未来的思考。青年,作为爱国主义思潮和行为的主力军,我们有必要关注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群体10年间一种显而易见的转变——从热衷模仿西方文化,到爱国主义成为广泛的情感共鸣?

摘编自百度百科


请你以一个即将迈入大学的大学生身份写一篇文章,表明你对五四精神的思考。要求:自选文体,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9-07-02更新 | 71次组卷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鲁迅在《故乡》中写道:“我”不愿意“我们的后辈”“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黄文秀在扶贫日记中写道:“很多人从农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

家乡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很多人热爱家乡,又因为种种原因而远离家乡,家乡成了永久的乡愁。


假如你是鲁迅的后辈周飞,应邀返乡参观访谈,看到“鲁镇”今日的新生活,深有感触,请你以“归来时,我心安处无乡愁”为主题给鲁迅写一封信。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11-15更新 | 317次组卷
作文-微写作 | 适中 (0.65)
【推荐3】微写作
从下面四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根据要求作答。
(1)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你从孔子下面这些言论中读出了什么教育思想?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简要分析。要求:可任选一条,也可针对下面多条来谈。对所选内容的理解准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180字左右。

①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②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③子曰:“自行束脩【1】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④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⑤闵子侍侧,訚訚【2】如也:子路,行行【3】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注释:【1】束脩:十条干肉。脩为脯,即干肉。束脩算是微薄的拜见礼物。【2】訚訚:中和正直的样子。【3】行行:刚强的样子。
(2)《论语》中有很多语句宣扬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如“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过犹不及”“允执其中”“叩其两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并联系实际,谈谈对“中庸之道”的认识。180字左右。

①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②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③尧曰:“谘!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论语·尧曰》)

④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1】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

⑤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⑥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注释:【1】空空如:形容问者诚恳的样子。
(3)今人对“好学”的一般理解是“喜欢学习,专心追求学问”,而《论语》中有关“好学”的一些言论与今人的理解并不相同。请根据对《论语》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好学”的理解。要求:可任选一条,也可针对下面多条来谈。对所选内容的理解准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180字左右。

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②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③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④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⑤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4)结合孔子师生之间关系并联系现实,以“我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为开头,写一段演讲稿。要求:可任选一条,也可针对下面多条来谈。对所选内容的理解准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180字左右。

①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②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④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先进》)

⑤子之武城【1】,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注释:【1】武城:鲁国的公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当时子游为武城宰(县令)。
2019-09-09更新 | 2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