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陆游(1125-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25 题号:903401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寓驿舍

[宋]陆游

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

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

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

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


[注]①驿舍:此处指成都的一家作者经常入住的旅馆。作者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皆馆于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诗人用“闲坊”“古驿”“空堂”,对“驿舍”进行描写,营造了一种恬淡幽静的气氛。
B.颔联用鲲化鹏和丁令威化鹤的故事,指出自己重来旧地,亦表明诗人不与世俗同流的归隐之志。
C.颈联中“数竹”“量松”指出了岁月如流,时光飞逝,直接抒发了“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
D.尾联回应首句,写壁间题诗旧迹,以“暗尘残墨”回应“闲坊古驿”,使得全诗感情沉郁而强烈。
2.本诗不含情字,却感情强烈。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19-20高三上·福建·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陆游(1125-1207)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示儿子

陆游(宋)

父子扶携反故乡,欣然击壤咏陶唐

墓前自誓宁非隘, 泽畔行吟未免狂。

雨润北窗看洗竹,霜清南陌课剶桑。

秋毫何者非君赐,回首修门敢遽忘。

【注】①陶唐:即尧帝,初封于陶,后封于唐。②墓前自誓:晋代的王羲之曾在父母墓前发誓,不再为官。③剶(chuán):修剪。④修门:楚国鄂都的城门,后泛指京都城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了父子相携回到故乡非常愉快地玩击壤游戏、歌咏太平盛世的欢快场景。
B.颔联借用典故,将王羲之“墓前自誓”和屈原“泽畔行吟”进行对比,寄寓心志。
C.颈联诗人在北窗观赏雨后青竹,在南陌学习修剪桑枝,描写了归乡后悠闲生活。
D.全诗情感抒发由高兴到感伤,再到愉悦,最后归于平淡,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2.这首诗与《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都是写对儿子的告诫。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021-12-26更新 | 22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二首(其一)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①泽中:诗人居住之地镜湖。②苏武餐毡:苏武厄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③张巡嚼齿:唐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后城破被俘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齿吞舌,不屈而死。④上林苑:汉时旧苑,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指代皇宫。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白发萧萧”表示诗人已经老迈,却不被重用,只能“卧泽中”,让天地照出自己对国家的一片忠心,表明诗人已经对朝廷完全失去了信心。
B.颔联诗人抚今追昔,引用了苏武和张巡的典故紧承首联的自我描述,诗人情绪激昂、内心悲愤,照应了题目。
C.颈联从眼前春景中长满杂草的上林苑想到夜月下残垣断壁的洛阳宫,实际上是借长安、洛阳两座古都的荒凉来喻指沦陷的北宋都城汴京。
D.尾联与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相似,表达诗人年岁已高,即便有心报国,却无力杀贼的遗憾与无奈之情。
E.全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用典等表现手法,语气昂扬,慷慨悲壮,表现了“亘古男儿一放翁”的英雄本色。
2.前人评说《书愤》之“愤”,实愤中含悲,愤中含忧,愤中含报国之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021-08-10更新 | 10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宴西楼

陆游

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

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烛光低映珠鞴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归路迎凉更堪爱,摩诃池上月方中。


【注释】①西楼:成都府治西侧有筹边楼,唐李德裕建,曾与熟悉边事者在此共议抗御吐蕃等族侵扰事。②因循:随意地空让时光流逝。③珠鞴(bèi):绣着珠饰的单衣,代指歌舞女子。④摩诃池:在锦城西,隋将军萧摩诃所开,因此得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题目,从宴饮场所-西楼着笔。首句先以“豪雄”二字概括宴会盛大场面,次句进一步就此着意渲染。
B.“锦绣笙箫”描写歌管竞逐的画面,暗藏标题“宴”字;“在半空”则描绘出西楼耸立天半的形象。
C.颈联描写西楼宴饮,烛光映照穿着盛装的女子,衬得她们更加俏丽;酒晕扩散加深,使得她们的玉颊更加红艳。
D.颈联表现的不是单纯的沉醉享乐,而是无可奈何的悲凉颓放情绪,诗人醉宴西楼,不过是为了缓和精神上的苦闷。
2.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清代吴焯说这两句“语轻而感深”(《批校剑南诗稿》),请简要分析“感深”的含意。
2020-12-01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