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其他南宋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8 题号:9036995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雨过

周紫芝

池面过小雨,树腰生夕阳。

云分一山翠,风与数荷香。

素月自有约,绿瓜初可尝。

鸬鹚莫飞去,留此伴新凉。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借景抒情描写夏天傍晚雨过天晴之后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宁静且充满生趣的村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B.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绘了一幅雨过天晴、宁静秀美的画面。
C.颈联想象洁白的月亮像与人有约似的,到了某个时间就出来,瓜果刚刚种下就可以品尝了。
D.尾联希望“鸬鹚不要飞走,与我一起分享这良辰美景”,委婉地表达了内心的凄凉与心酸。
2.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凄凉心酸之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知识点】 其他南宋作家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行舟”写诗人从水路出发,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两个“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有日”“江阔”“浪生”的景象,表现诗人虽然感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C.颈联视觉和听觉相结合,描写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听到“一声寒雁”的叫声,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D.这首诗,用词考究。“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2)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的。
2020-03-23更新 | 6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廖世美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注]①紫薇:指唐代诗人杜牧,他曾经登临浮云楼赋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词作上片和下片的表达方式明显不同,上片写景叙事,下片集中抒情,全词景物切换自然,意境清新,语淡而情切。
B.上片开头两句,“霭霭春空”描写云层低垂貌,而“画楼森耸凌云渚”则表现浮云楼雕栏画栋的美和高耸入云、俯瞰沙渚的气势。
C.“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两句,既称赞杜牧题浮云楼诗写得绝妙,也隐约道出自己具有登高能赋的才情。
D.“惆怅相思迟暮”上承“关情”,下启追忆,表现作者在人生迟暮之年登临此楼,自然引发对杜牧的思念之情,内心倍感惆怅。
E.“悄无人、舟横野渡”化用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但着一“悄”字,那种落寞孤寂的心境全出。
2.前人认为上片结尾三句“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是“神来之笔”,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2017-10-16更新 | 11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

陈亮

离乱从头说,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亏杀我、一星星发!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

斩新换出旗麾别,把当时、一桩大义,拆开收合。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这话霸、只成痴绝!天地洪炉谁扇鞴①?算于中、安得长坚铁!淝水破,关东裂。


【注】①扇鞴(bèi):扇动鼓风的皮袋鼓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词开篇指出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投降政策是离乱之因,并导致了人民脆弱、壮气消尽的恶果,词人对此予以谴责。
B.汉使到金国求和只能陪金主阴山观雪,词人深为痛惜,于是借用“涕出女吴”的典故质问朝廷何时才能由弱变强。
C.词人希望能由辛弃疾带兵,打出崭新的不同的抗战旗帜,把当时商议的抗金大义广予宣传,实现两人的共同心愿。
D.词人感慨国中无人主率、谋划恢复中原的宏业,犹如洪炉无人扇鞴那般,抗金意志哪怕坚如铁板,也会顷刻消融。
2.下片中的“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这话霸、只成痴绝!”道出了词人怎样的处境和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0-03-03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