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其他南宋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9056118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陈与义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思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备,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不是单纯的描写雨中景物,而是写动物、植物以及诗人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雨的喜爱。
B.本诗首联即点出“雨”,说十日潇潇之雨,将炎热的夏天送走了。“潇潇”,小雨貌:“稳”,稳当,稳步。
C.颔联不写雨,写秋天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了,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
D.颈联写诗人自己在雨中的感觉。“一凉”“恩到骨”,写出了滴落在身上的秋雨带给诗人的冰凉透骨。
2.这首诗隐含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知识点】 其他南宋作家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释:①午日:即端午。②此词是作者南渡之后,流寓湖南、湖北一带所作。③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花开五色,似木槿,有向阳特性。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开头“高咏楚词”一句通过高咏屈原的作品透露了词人的壮阔胸襟和感伤心绪。
B.“榴花不似舞裙红”三句,把“榴花”比喻成“舞裙”,回忆过去生平得意的情景。
C.词的下阕基调更为深沉。“戎葵凝笑墙东”借物咏怀,深刻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D.最后两句作者面对湘江,把感情寄托在试浇”的动作及对“桥下水”遐想之中。
2.本词表达了词人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
2020-08-01更新 | 4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点绛唇

李 祁

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

碧水黄沙,梦到寻梅处。花无数。问花无语。明月随人去。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前两句写一曲清歌在春风吹拂的暮霭中结束了,“清”字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
B.“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描绘了飘忽迷离的梦境,营造出一种素淡朦胧的意境。
C.上片前两句写眼前景色,以景传情;下片全写梦境,寄情于梦。全词抒情委婉,饶有韵致。
D.“明月随人去”与苏轼的“千里共婵娟”都是写对月怀人,传达出一种广漠旷达的境界。
E.作者以行云流水般的笔调,从闻歌入笔,转写梦境,把怀人念远的感情表现得深刻人微。
2.结合下片内容,简要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过程。
2017-12-07更新 | 5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陈文龙

斗垒孤危势不支,书生守志定难移。

自经沟渎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

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树降旗。

一门百指沦胥尽,唯有丹衷天地知。


【注】①陈文龙:南宋咸淳年间状元,福建兴化(今福建莆田)人。元兵攻占福州时被俘,绝食而死。②衅鼓: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把血涂在鼓上行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小城形势危急,但一个“定”字表现了诗人在极端艰危中绝不动摇的信念。
B.“须信”“未闻”语气坚定,表达了作者哪怕牺牲生命也要守土抗敌的决心。
C.虽家族多人已相继死难,作者仍对尚存的第二个儿子表达了自己的不屈之志。
D.全诗写得慷慨激昂而无悲伤之感,体现出作者临危不惧、忠义爱国的品格。
2.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抒发情感?试加以分析。
2020-05-14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