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五代十国 > 沈约 > 《宋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94 题号:91377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瞻,字宣远,一名檐,字通远,陈郡阳夏人,卫将军晦第三兄也。年六岁,能属文,为《紫石英赞》《果然诗》,当时才士,莫不叹异。初为桓伟安西参军,楚台秘书郎。瞻幼孤,叔母刘抚养有恩纪,兄弟事之,同于至亲。刘弟柳为吴郡,将姊俱行,瞻不能违,解职随从,为柳建威长史

弟晦时为宋台右卫,权遇已重,于彭城还都迎家,宾客辐辏,门巷填咽。时瞻在家,惊骇谓晦曰:“汝名位未多,而人归趣乃尔。吾家以素退为业,不愿干预时事,交游不过亲朋,而汝遂势倾朝野,此岂门户之福邪?”乃篱隔门庭,曰:“吾不忍见此。”及还彭城,言于高祖曰:“臣本素士,父、祖位不过二千石。弟年始三十,志用凡近,荣冠台府,位任显密,福过灾生,其应无远。特乞降黜,以保衰门。”前后屡陈。高祖以瞻为吴兴郡,又自陈请,乃为豫章太守。晦或以朝廷密事语瞻,瞻辄向亲旧陈说,以为笑戏,以绝其言。晦遂建佐命之功,任寄隆重,瞻愈忧惧。

永初二年,在郡遇疾,不肯自治,幸于不永。晦闻疾奔往,瞻见之,曰:“汝为国大臣,又总戎重,万里远出,必生疑谤。”时果有诉告晦反者。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瞻曰:“吾有先人弊庐,何为于此!”临终,遗晦书曰:“吾得启体幸全,归骨山足,亦何所多恨。弟思自勉厉,为国为家。”遂卒,时年三十五。

瞻善于文章,辞采之美,与族叔混、族弟灵运相抗。灵运父瑛,无才能。为秘书郎,早年而亡。灵运好臧否人物,混患之,欲加裁折,未有方也。谓瞻曰:“非汝莫能。”乃与晦、曜、弘微等共游戏,使瞻与灵运共车;灵运登车,便商较人物,瞻谓之曰:“秘书早亡,谈者亦互有同异。”灵运默然,言论自此衰止。

(节选自《宋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
B.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
C.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
D.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史,中国历史上职官名,其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长史最早设于秦代,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或幕僚长。
B.交游,一指朋友,如“﹝萧伯升﹞豪詄自喜,意气卓荦,交游满天下。”二指交往,联络,如“与和叔交游三十年,非敢相求於末度”。文中亦为此意。
C.高祖,为庙号。庙号是东亚地区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如:太祖、世祖、圣祖、太宗、高宗、显宗、肃宗等。
D.归骨,表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王禹偁《求致仕第四表》:“尸禄之愆,累烦圣听,实谋归骨,讵敢要君。”中的归骨与文中同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瞻知恩图报。叔母把他们弟兄养大成人,他们对叔母也如同亲生母亲一样,甚至叔母要到吴郡去,谢瞻也辞官跟了过去。
B.谢瞻有先见之明。向高祖要求对自己的弟弟谢晦降职,结果高祖很爽快地答应了他。
C.谢瞻重视手足之情。临终的时候,还写信要求谢晦多加勉励,一心为国为家。
D.谢瞻受人推崇。族叔谢混请谢瞻对族弟谢灵运进行教育,结果谢灵运改变了原来评价别人的毛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晦或以朝廷密事语瞻,瞻辄向亲旧陈说,以为笑戏,以绝其言。
(2)灵运好臧否人物,混患之,欲加裁折,未有方也。
【知识点】 《宋书》解读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申恬,字公休,魏郡魏人也。高祖平广固,恬父宣、宣从父兄永皆得归国,并以干用见知。永历青、兖二州刺史。高祖践祚,拜太中大夫。宣,太祖元嘉初,亦历兖、青二州刺史。恬初为骠骑道怜长兼行参军。高祖践祚,拜东宫殿中将军。直省十载,不请休息。转员外散骑侍郎,出为绥远将军、下邳太守。转在北海,加宁远将军。所至皆有政绩。又为北谯、梁二郡太守,将军如故。郡境边接任榛,屡被寇抄。恬到,密知贼来,仍伏兵要害,出其不意,悉皆禽殄。元嘉十二年,迁督鲁、东平、济北三郡军事、泰山太守,将军如故。惠威兼著,吏民便之。母忧去职。北虏入寇,恬摧击之,为虏所破,被征还都。二十七年,起为通直常侍。是岁,索虏南寇,其武昌王向青州。遣恬援东阳,因与辅国司马、齐郡太守庞秀之保城固守。萧斌遣青州别驾解荣之率垣护之还援恬等仍傍南山得入贼朝来胁城日晚辄退城内乃出车北门外环堑为营欲挑战贼不敢逼。停五日,东过抄略清河郡及驿道南数千家,从东安、东莞出下邳。下邳太守垣阆闭城距守,保全二千余家。虏退,以恬为宁朔将军、山阳太守。善于治民,所莅有绩。世祖践阼,迁青州刺史,将军如故。明年,又督冀州。齐地连岁兴兵,百姓凋敝,恬初防卫边境,劝课农桑,二三年间,遂皆优实。性清约,频处州郡,妻子不免饥寒,世以此称之。孝建二年,迁督豫州军事、宁朔将军、豫州刺史。明年,疾病征还,于道卒,时年六十九。死之日,家无遗财。子实,南谯郡太守,早卒。

(节选自《宋书·申恬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萧斌遣青州别驾解荣之/率垣护之还援恬等/仍傍南山得入/贼朝来胁城/日晚辄退/城内乃出车/北门外环堑为营/欲挑战贼/不敢逼/
B.萧斌遣青州别驾解荣之/率垣护之还援恬等/仍傍南山得入/贼朝来胁城/日晚辄退城内/乃出车/北门外环堑为营/欲挑战贼/不敢逼/
C.萧斌遣青州别驾解荣之率垣护之还援恬等/仍傍南山得入/贼朝来胁城/日晚辄退/城内乃出车北门外/环堑为营/欲挑战/贼不敢逼/
D.萧斌遣青州别驾解荣之率垣护之还援恬等/仍傍南山得入/贼朝来胁城/日晚辄退城内/乃出车北门外/环堑为营/欲挑战/贼不敢逼/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汉分全国为十三州,置刺史一人,掌管郡守、县令之权,与秦御史监郡相似,也称州政牧,后成为掌一州大权的长官。
B.元嘉:指南朝宋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有新君即位,可以继用年号纪年。
C.青州:指古九州之一,也指州府名。古代分中国为九州。常见的九州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 豫、益、雍九州。
D.践阼:指走上阼阶主位,意为即位、登基。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亦叫 “践祚”﹑“践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恬父兄有才干,受到赏识。高祖平定广固,申恬的父亲申宣、堂兄申永,都得以返回本朝。他们都凭才干而受到赏识。
B.申恬勤于职务,颇有政绩。他在殿中省值勤十年,不请假休息;他恩德和威势兼用,下属官吏和百姓感到安宁和便利。
C.申恬历任职位,将军如故。在任北谯、梁二郡太守,督鲁、东平、济北三郡军事、泰山太守,青州刺史,都有任将军职位。
D.申恬性格清廉,生活简约。申恬多次担任州郡长官,但他的妻子和儿女有时仍不免有忍饥受冻之苦,世人因此赞扬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恬到,密知贼来,仍伏兵要害,出其不意,悉皆禽殄。
(2)恬初防卫边境,劝课农桑,二三年间,遂皆优实。
2018-04-04更新 | 8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慧度,交趾人也。本属京兆。曾祖元,为宁浦太守,遂居交趾。父瑗,字道言,仕州府为日南、九德、交趾太守。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壮有权力威制交土闻刺史腾遁之当至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瑗收众斩逊州境获宁龙骧将军。遁之在州十余年,与林邑累相攻伐。遁之将北还,林邑王范胡达攻破日南、九德、九真三郡,遂围州城。时遁之去已远,瑗与第三子玄之悉力固守,多设权策,累战,大破之。连捷,故胡达走还林邑。乃以瑗为龙骧将军、交州刺史。卢循窃据广州,遣使通好,瑗斩之。义熙六年,年八十四,卒。慧度,瑗第五子也。初为州主簿,流民督护,迁九真太守。瑗卒,府州纲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旷职,共推慧度行州府事,辞不就。七年,除使持、督交州诸军事、交州刺史。诏书未至,其年春,卢循袭破合浦,径向交州。慧度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禽循长史孙建之。循虽败,余党犹有三千人,皆习练兵事。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慧度悉出宗族私财,以充劝赏。慧度自登高舰,合战,放火箭雉尾炬,步军夹两岸射之。循众舰俱然,一时散溃,循中箭赴水死。斩循及父嘏,并循二子,传首京邑。封慧度龙编县侯,食邑千户。高祖践阼,进号辅国将军。其年,率文武万人南讨林邑,所杀过半,前后被抄略,悉得还本。林邑乞降,输生口、大象、金银、古贝等,乃释之。慧度布衣蔬食,俭约质素,能弹琴,颇好《庄》、《老》。禁断淫祀,崇修学校。岁荒民饥,则以私禄赈给。为政纤密,有如治家,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少帝景平元年,卒,时年五十。   

(节选自《宋书·杜惠度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壮有权力/威制交土/闻刺史腾遁之当至/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瑗收众/斩逊/州境获宁/
B.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壮有权力/威制交土/闻/刺史腾遁之当至/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瑗收众斩逊/州境获宁/
C.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壮有权力/威制交土/闻刺史腾遁之当至/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瑗收众斩逊/州境获宁/
D.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壮有权力/威制交土/闻/刺史腾遁之当至/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瑗收众/斩逊/州境获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任命,授予官职。除龙骧将军,即授予龙骧将军官职。
B.“义熙”,年号,皇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C.“节”,旄节,也叫符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D.“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称阼阶。也指皇帝即位,登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慧度为人谦逊而顾大局。杜瑗死,府州官吏推举慧度主持州府事,他未接受;而当卢循来犯,虽然任命他的诏书未到达,他还是率众抗敌。
B.杜慧度一心向公而又谙熟战略。与卢循决战前,为激励将士他拿出家族全部财产作为奖励;交战时他又巧用火攻烧毁敌方的战舰,大获全胜。
C.杜瑗处事果决而有计谋。他担任太守时两次平定骚乱,先斩杀作乱的九真太守李逊,后击退来犯的胡达;禁止不合礼仪的祭祀,崇尚修建学校。
D.杜慧度生活俭朴,治事有方。平日里他布衣蔬食,能弹琴,很喜欢《庄》《老》,为政却细致绵密,有如治理家庭;遇上饥荒,常以私人薪俸赈济灾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遁之去已远,瑗与第三子玄之悉力固守,多设权策,累战,大破之。
(2)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
2020-06-09更新 | 2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晔,字蔚宗,顺阳人,车骑将军泰少子也。母厕产之,额为砖所伤,故以砖为小字。出继从伯弘之,袭封武兴县五等侯。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年十七,州辟主簿,不。高祖相国掾,彭城王义康冠军参军,随府转右军参军,入补尚书外兵郎,为荆州别驾从事史。寻召为秘书丞,父忧去职。服阙,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新蔡太守道济北征,晔惮行,辞以脚疾。上不许,使由水道统载器仗部伍。军还,为司徒从事中郎。顷尚书吏部郎。元嘉元年冬,彭城太妃薨,将葬,夕,僚故并集东府。晔弟广渊,时为司徒祭酒,其日在直。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宿广渊许,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义康大怒,左迁晔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在郡数年,迁长沙王义欣镇军长史,宁朔将军。兄皓为宜都太守,嫡母随皓在官。十六年,母亡,报之以疾,晔不时奔赴;及行,又携妓妾自随,御史中丞刘损所奏。太祖爱其才,不罪也。服阙,为始兴王浚后军长史,领南下邳太守。及浚为扬州,未亲政事,悉以委晔。寻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上尝宴饮欢适,谓晔曰:“我欲歌,卿可弹。”晔乃奉旨。上歌既毕,晔亦止弦。时晔与沈演之并为上所知待,每被见多同。晔若先至,必待演之俱入;演之先至,尝独被引,晔又此为怨。晔累经义康府佐,见待厚,及宣城之授,意好乖离。谢综为义康大将军记室参军,随镇豫章。综还,申义康意于晔,求解晚隙,复敦往好。晔既有逆谋,欲探时旨,言于上曰:“臣历观前史二汉故事诸蕃王政以妖诅幸灾便正大逆之罚况义康奸心衅迹彰著遐迩而至今无恙臣窃惑焉。且大梗常存,将重阶乱,骨肉之际,人所难言。臣受恩深重,故冒犯披露。”上不纳。

(节选自《宋书·范晔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厕产之                           如:到……去
B.州辟主簿,不                    就:成功
C.彭城太妃薨,将葬,       祖:祭奠
D.见待                              素:向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顷,迁尚书吏部郎       自书典所记,未有也
B.御史中丞刘损所奏       陛下所成就
C.晔又此为怨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言于上曰                    度我至军中,公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历观前史/二汉故事诸蕃王政/以妖诅幸灾/便正大逆之罚/况义康奸心/衅迹彰著遐迩/而至今无恙/臣窃惑焉
B.臣历观前史二汉故事/诸蕃王政以妖诅幸灾/便正大逆之罚/况义康奸心/衅迹彰著遐迩/而至今无恙/臣窃惑焉
C.臣历观前史/二汉故事诸蕃王政/以妖诅幸灾/便正大逆之罚/况义康奸心衅迹/彰著遐迩/而至今无恙/臣窃惑焉
D.臣历观前史二汉故事/诸蕃王政以妖诅幸灾/便正大逆之罚/况义康奸心衅迹/彰著遐迩/而至今无恙/臣窃惑焉
4.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史,经主要指儒家经典,史主要指各种正史。经史子集,是我国传统图书的四大部类,泛指我国古代典籍。
B.服阙,指守丧期满,古代守丧分五服,以亲疏关系规定服丧时间长短和穿不同丧服,期,是指服丧期一年。
C.太守,原称郡守,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自行任免所属掾吏。
D.古代职官变动有专用动词,如“领”指临时代理;“加”指任用、加封;“迁”指官职升迁;“出”指京官外调。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晔博览群书,精通音律。年少好学涉猎广泛,善为文章,又擅弹琵琶,删削各家《后汉书》史料,编成《后汉书》。
B.范晔为人傲岸不羁,不愿以技媚上。宴会上皇帝直接向范晔提出请求,范晔才奉旨弹奏,但待皇帝一唱完,立即停止演奏,不肯多弹一曲。
C.范晔待人真诚。对同僚沈演之宽以相特,一定要等沈演之来了才一起入内;与刘义康虽有嫌隙,但经谢综调和,能冰释前嫌。
D.范晔不拘礼法。刘义康母亲去世,范晔竟推开窗子,听挽歌为乐;知道母亲生病,没有及时启程,路上仍带妓妾去探望。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道济北征,晔惮行,辞以脚疾。上不许,使由水道统载器仗部伍。
(2)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
2020-06-16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