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7 题号:9221125
关于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的使用,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夸张: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B.借代: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五首》杜甫)
C.对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临江仙》晏几道)
D.比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
【知识点】 修辞手法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来,“累丑”一词走红网络。何为“累丑”?网友称,“累丑”就是短时间内五官没有变化,体重没有变化,皮肤没有变化,但经过连续熬夜、加班、高强度劳动、没有良好的休息后,整个人呈现出一种枯草一样被吸干的丑感。

_________。有人质疑,“累丑”不就是“憔悴”吗,并因此痛批网友的词汇如此匮乏,简直是语言文化的退步;也有人为“累丑”声援,称其“太形象了!是超越语言、充满故事质感的表达”。

在专家看来,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的诞生和淘汰是语言的正常新陈代谢。流行词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百态,充满时代感。《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黄安靖曾表示,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形式与符号,社会生活是其内核。社会在变化,语言也会发生变化。

“累丑”的魅力在于其充满故事质感。憔悴未必丑,只表示一种面容状态,可以与疾病、饥饿等诸多原因相关。而“累丑”,讲出了憔悴的原因和憔悴的后果,暗含了人们面对生活的重担时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与病痛饥饿无关。

细数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词,之所以能够引起共情,正是它们的语义内涵既反映了现代人的各种复杂心态,更准确地描写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值得警惕的是,当过度游戏化、极端化的网络语言泛滥,青少年群体很容易被“流行”裹挟,丧失对真正美的语言文字的体认和感知。

1.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2.下列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新词走红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关于“累丑”的讨论。
B.伴随着新词的走红,一场关于“累丑”的讨论随之而来。
C.新词走红的同时,一场关于“累丑”的讨论随之升温。
D.伴随着新词的走红,随之升温的是一场关于“累丑”的讨论。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予以修改。
2021-05-02更新 | 13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B.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D.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2019-01-13更新 | 6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选项中运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需要个朋友,好有个地方去播放他的陈谷子烂芝麻。
B.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C.亲朋好友话桑梓,浓情蜜意在元宵。
D.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021-09-15更新 | 2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