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 题号:923601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今斯言乃验

苏轼

老去仍栖隔海村,梦中时见作诗孙

天涯已惯逢人日,归路犹欣过鬼门

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

典衣剩买河源米,屈指新篘作上元。


【注】①庚辰:即元符三年。之前黄河决口,苏轼曾主张用疏的办法使黄河北流,所以说“斯言乃验”“已应”。②本诗原为寄给族孙苏符,即诗中的“作诗孙”。③鬼门:古关名,在今广西北流县西。④贾让:汉治河理论家,提出治河“三策”,主张“疏”。⑤虞翻:三国时吴人,为人正直忠诚,但好饮酒。孙权厌恶他,贬为交州刺史,直到死未召还。作者借以自况。⑥新篘(chōu):指为准备过上元节而新酿的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写作者身处与内陆远远隔海相望的村庄,在梦中时常想念自己的族孙。
B.三四两句,说自己远在天涯已经习惯遭逢人日(正月初七),喜过鬼门关回到北方。
C.五六两句,写治水三策已经应验,思念贾让,孙权最终没有赦免孤独忠贞的虞翻。
D.七八两句,写作者典当衣物买河源县大米,新酿美酒,屈指算来可用作过上元节。
2.作者处于怎样的情形之下,怎样的处境?试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知识点】 苏轼(1037-1101)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①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② ,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注】①使君:惠州知州詹范。②合江楼,作者被贬初居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
B.“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荚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
C.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人的情感,使词更富有感染力。
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风格含蓄隽永,婉转缠绵,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
2.有诗评说,这首词全词笼罩着“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诗人的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词做简要赏析。
2022-05-11更新 | 94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①

苏轼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珠帘十里卷香风。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注释]①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四月,苏轼从杭州任上被召回朝廷,赴京途中过扬州,友人设宴,于是作此词于席上。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首句以“何人”怀念李白的设问入手,以“江东”“草堂”作答,叙写了词人对朋友的思念,其情犹如杜甫怀念李白一样。
B.上片“几千重”似让抽象的情感有了实感,让感情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大大提高了语言的表现力,意趣无穷。
C.下片起首二句照应标题,写词人乘小船连夜来到扬州,路途劳累,坐下后看着自己的“衰容”,一时之间又惊又笑。
D.下片尾句化用杜甫名句“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词人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这次重逢的惊喜与迷惘,深化了与友人间的情谊。
2.本词蕴含词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词句,谈谈你的理解。
2024-05-06更新 | 19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骊山三绝句①

苏轼

其一

功成惟欲善持盈,可叹前王恃太平。

辛苦骊山山下土,阿房才废又华清。

其二

几变雕墙几变灰,举烽指鹿事悠哉。

上皇②不念前车戒,却怨骊山是祸胎。

其三

海中方士觅三山,万古明知去不还。

咫尺秦陵是商鉴,朝元③何必苦跻攀。

【注】①本诗写于宋英宗治平元年,作者罢凤翔签判任,过长安,游骊山所作。骊山,在陕西省临流县东南,与蓝田县蓝田山相连。②上皇:指唐玄宗。③朝元:朝元阁,唐玄宗在骊山所建。

1.下列对这组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前两句总领全诗,叹息前王依仗天下太平,在“功成”之后不能“善持盈”。
B.其一后两句写诗人怜惜骊山之土太辛苦,暗含对统治者尖锐的讽刺,用语精妙。
C.其二前两句写政权更迭、历史变迁及其原因,从中可见诗人对权力斗争的热衷。
D.组诗借古讽今,劝诫统治者吸取前车之鉴,和《阿房宫赋》表达了相同的主题。
2.诗中叙写了前朝帝王哪些昏庸亡国的做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4-04-05更新 | 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