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北朝 > 其他南北朝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73 题号:9276882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B.“迢迢”两句分别从牵牛和织女两处落笔,“迢迢”使人联想到远方的游子,“皎皎”又使人联想到女子的柔美。
C.全诗从织女的角度来写织女劳动的情景、勤劳的形象和孤苦心情,最后两句表达了牛郎对织女的缠绵情意。
D.全诗似句句在写景,又句句在写情,情语景语融合无间。写景自然清秀,抒情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2.请赏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周参军

吴均

日暮忧人起,倚户怅无欢。

水传洞庭远,风送雁门寒。

江南霜雪重,相如衣服单。

沈云隐乔树,细雨灭层峦。

且当对樽酒,朱弦永夜弹。


[注]吴均,南朝梁文学家,素有才名,然位仅下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起”,是在烦恼滋扰下的举动;次句中的“倚户”,更见其无聊与无奈。
B.“水传”二句借水的远阔、风的凄寒营造出高旷肃杀之境,凸显了诗人寥落的心绪。
C.“沈云”二句互文见义,以乔树隐、层峦灭暗喻自己不为世所知,深深寄寓不平之气。
D.全诗以忧怀开端,以饮酒抚琴收结,又兼寓情于景,语言古朴刚劲,情致清拔高远。
2.同为酬答诗,吴均的“且当对树酒”与刘禹锡的“暂凭杯酒长精神”所含的情感、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019-05-26更新 | 17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史八首(其五)

左思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欻[1]来游?

被褐出阖,高步追许由[2]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注释】:[1] 欻:忽然。[2]许由:尧舜时代著名隐士。相传尧曾想禅位于他,他听后推辞不受,并跑到颖水河畔用河水洗耳。
下面选项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前两句写诗人登高远眺时看到的日光普照神州大地的开朗景象。
B.三、四句用比喻的修辞展现出洛阳宫苑众多,高大堂皇的巍峨气势。
C.“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作者通过反问来讽刺那些追名逐利的王侯。
D.诗中运用典故,想借许由拒唐尧让天下之事来表现作者虽出身寒门却志趣高远。
2019-03-18更新 | 9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捣衣诗

柳恽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②“木叶下”化用《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③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地。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闺怨诗,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情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抒发的也是这种情感。
B.前两句中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而前者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心的感受。
C.五六句写眼前近景,在深秋萧瑟凄寒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在思妇的窗户下,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
D.最后两句照应题目,由眼前想到来年,感慨来年春天,游子应该穿上轻薄的春服,脱下破旧的冬衣,表现边地环境的恶劣,寄托关切思念之情。
2.“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2019-04-10更新 | 1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