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陆游(1125-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9 题号:943907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B.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
C.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D.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
2.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这首词是南宋时陆游在极力主张北伐中原,收回国土而遭到投降派排挤打击之时写的。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1962年 12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两首词中,梅花对“春”的态度各有不同,梅花的形象也有很大不同,试就梅花形象作简要分析。
(2)朗读这两首词,应把握它们不同的情感基调。试各用两个词加以概括。
陆词:                                   ; 毛词:                                    
2020-03-12更新 | 7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颔联描写宋金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
B.“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出师一表真名世”引用了三国时刘备的典故。
C.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D.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2.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
2023-08-27更新 | 28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长相思

陆游

悟浮生,厌浮名。回视千钟一发轻,从今心太平。

爱松声,爱泉声。写向孤桐谁解听,空江秋月明。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下阕分别用“厌”“爱”两个相反的情感词,突出词人鲜明的爱憎立场。
B.“千钟一发轻”体现词人对高官厚禄的鄙弃,与“钟鼓馔玉不足贵”的意思相近。
C.下阕选取“松声”“泉声”“孤桐”“秋月”等典型意象,暗写词人闲适的归隐生活。
D.上阕“心太平”和下阕“谁解听”,从表面看有矛盾之嫌,但内在的情感是贯通的。
2.本词“空江秋月明”和姜夔《扬州慢》中“冷月无声”两句在意境和情感上有何不同?
2023-07-07更新 | 1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