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简明、连贯 > 情境补写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6 题号:9443935
【知识点】 情境补写解读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代智力测验于1904年编制。最早的智力测验更像是一场针对儿童的脑力营养体检,鉴别出“营养”不良的儿童,然后给予他们特别关注和额外帮助。说到智力,。“智商”最初于1911年前后提出,英文简称“IQ”,其公式是IQ=(心理年龄/实际年龄)×100。看到这,有人或许已经意识到,智商只是一个测验分数,并不能等同于智力。

科学家们已经一致同意,智力是“从经验中学习、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适应新情境的能力”。它不跟我们想象中那样,达到某一水平之后,。由于智力的生理基础——大脑不断地发展变化,所以智力也随之产生变化。再者,后天训练以及年龄也会影响智力的变化。有科学家把人类的智力分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晶体智力是我们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例如语言,它会因我们不断地学习获得提高,在我们65岁达到顶峰,然后逐渐下降; ,那么其下降将会获得较大延缓。流体智力是解决新异问题的能力,在自然情况下会在我们25岁达到顶峰,随后逐渐下降;然而经过不断地学习和训练,不仅可以延缓这种智力的衰减,甚至还有可能把它进一步提高,直至中年时期。

1.下列句子中的“这”和文中画横线处的“这”,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们俩说这说那,聊了整整一个晚上。
B.陈辰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哄了半天,孩子这才不哭了。
C.老李说话这快,跟开机关枪似的。
D.他的做法危害到所有人的利益,这是大家所不能接受的。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4-01-10更新 | 12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赏,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诗歌的原则就是以简括体现丰富。中国诗歌经常用典,即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因为用一个典故,____________________,是符合诗的精练原则的。陈毅《梅岭三章》中的“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就字面上是浅显的,____________________。用的是春秋战国时代伍子胥因进谏吴王夫差而被杀,临死前他矢志悬首国门以证明他所谏之不妄。懂得了这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8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食同源”,即食物和药物具有同源性,这是人们对食物和药物关系的认识和归纳。虽然这一概念出现于近现代,①______。隋唐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中所写的“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就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尽管药食同源,但药与食终有别。其中,那些既有食用性又有药用性的物质,被称为药食两用物质。②_______,如橘子、山楂、赤小豆、龙眼肉、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南瓜子、蜂蜜等,它们既属于中药,③_______;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满足口腹之欲。

明确了药食两用物质及其功效,才能安全地发挥食物在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等方面的功效,否则会适得其反。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请概括上文第二段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0个字。
2021-04-01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