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辨析并修改病句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945799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足球是当今世界参与人数和传播范围最广的体育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深受世界各国民众喜爱。
B.《围城》是钱锺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C.一味使用别人的话语体系解释自己,结果往往自我曲解,能否说好故事,让别人理解自己,关键在于找到适合的话语体系。
D.承载着无数人童年记忆的蓝精灵再度成为热点,影片《失落的村庄》将以全新的动画形式,讲述可爱的蓝精灵与邪恶的格格巫斗智斗勇。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4)
【推荐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有国家资源做支撑,但困难重重,国有企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B.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C.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D.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中,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2016-05-16更新 | 48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以下文段,完成小题。

这些牲口这样走着,我们就成了货物,没有生命的东西,从一个地方被运到另一个地方。事实正是如此。是的,在我的家乡,这样的搬运工作不劳马做,几头牦牛就可以了。

在我的美感中,马是风暴,是闪电,牛才是这样百折不挠的坚忍绵长。人总是这样的:不否认生活中需要牛,但总认为作为一个个体,自己更加适合美丽的、矫健的马。更主要是认为,这样的劳役对于马是不适合的。我不能使它们完全变回去,恢复马的一切天性了。我相信,它们的祖先也是从草原上来的。它们是沦落了的一群,在传递血脉的同时,传递了它们对于山地的适应——使高大的身躯日渐矮小,来对付复杂的坎坷。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它们同时传递了认命的悲哀,逆来顺受,荡尽了英雄气息,而沦落为这样的一群。是的,它们只好叫作牲口了,因为它们已经没有了马的灵魂。没有想到人在社会里,不断丧失个性的过程早就在生物界演示过了,从遗传,从四周环境不断得到甘于平凡、沦入平凡的指令。

这个世界正在把一切沦于平凡。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B.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C.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也不能同时容纳三十个人吃粥。
D.坚强,纯洁,严以律己,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在社会里不断得到沦入平凡、甘于平凡的指令,从遗传,从四周环境不断丧失个性的过程早就在生物界演示过了。
B.人在社会里,从遗传,从四周环境不断得到甘于平凡、沦入平凡的指令,不断丧失个性的过程早就在生物界演示过了。
C.人在社会里不断得到甘于平凡、沦入平凡的指令,从遗传,从四周环境不断丧失个性的过程早就在生物界演示过了。
D.人在社会里,从遗传,从四周环境不断得到沦入平凡、甘于平凡的指令,不断丧失个性的过程早就在生物界演示过了。
3.作者赋予了“牛”和“马”深刻的象征意义,以下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牛百折不挠的坚持、就像生活中负重致远的可敬劳动者。
B.马如风暴,如闪电、代表着迅捷、有力但缺乏耐力的人和物。
C.山地马改变身形和习性无可厚非,就如同人终究也要适应环境。
D.牛象征着生活中实用的需要,马象征着生命中理想和超越的需要。
2022-05-21更新 | 16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节日是一个民族最生动的文化表情。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一样,端午节______。它是屈原心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大情怀,也是苏轼眼里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幸福观;是大人手中的粽子叶,也是孩童腕间的五彩丝。

中国文化向来讲究_________,在历史长河的荡涤中获得更大张力。恰如清明节从慎终追远的情愫中走来,融入绿色祭扫、踏青远足等内容;银色浪潮中,重阳节被赋予更多敬老爱老内涵。至若端午节,丰富的现代化、信息化载体为其注入现代气质,可玩可嚼、可观可赏、可思可想,完美体现着________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情感共鸣。

文化传承是否久远,取决于来自人们的认同感与共鸣。节日并非板着面孔才能被记住,老祖宗的智慧告诉我们,跟得上时代步伐的节日更容易为人们所铭记。

正是循着这些不断创新、植根传统的文化习俗,使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从少儿捧读《离骚》《天问》,到荆楚碧水龙舟竞速,再到端午文化走向国际舞台,你会发现,时光流转,________,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识从未变换。

也正是循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国发展不断积蓄新的力量,将龙舟划出中国速度,用时代发展解天问之问。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源远流长             博采众长       一脉相通       物是人非
B.源源不绝             博采众长       一脉相承       物是人非
C.源源不绝             兼容并蓄       一脉相通       物换星移
D.源远流长             兼容并蓄       一脉相承       物换星移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是循着这些不断创新﹑植根传统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
B.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创新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
C.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创新的文化习俗,使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
D.人们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创新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得以绵远流传。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021-11-05更新 | 5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