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54 题号:9557570
完成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题目中“踏莎行”是________
2.下列对《踏莎行》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薰风暖摇征辔”,以乐景写离愁,从而达到烦恼倍增的效果。
B.上片写词人所见所感,因为战乱,词人远离家乡,尽管看到春日美景,仍离愁难解。
C.“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让人容易感受到行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
D.全词的意象具有绵密的特点,表现的情感是细腻动人的,逐层深化,委曲尽情。
3.请从“对面落笔”的角度,对“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一句进行赏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不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元珍:欧阳修的朋友丁宝臣,字元珍。当时任峡州军事判官。这首诗是作者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时所作。
1.首联中“春风”和“天涯”各自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诗来看,“_________”字起了领字的作用。
3.试析颔联中“犹”和“欲”两字的妙处。
2019-11-04更新 | 4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诗人卧闻城里钟声,系舟城下,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场景相似。
B.三、四句写明月云水,夜气漾漾,天水相连,江面空阔,诗人沉郁的内心顿时一片空明愉悦。
C.中间四句多处写月,各具特色,或明或暗地表达了作者身处羁旅,只有明月作伴,以此寄托思乡之情。
D.后四句转向描写人的活动,归舟晚唱,诗人沉醉其中,还未尽兴欣赏,心已随如飞的轻舟远离。
2.此诗对渔歌的描写很有特色,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是如何描写渔歌的?
2020-07-21更新 | 5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唐崇徽公主手痕

欧阳修

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

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

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为国谋。

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

[注]①崇徽公主:唐代宗时与回鹘和亲,以崇徽公主嫁其可汗。②手痕:指崇徽公主手痕碑,在今山西灵石县。相传公主嫁回纥时,道经灵石,以手掌托石壁,遂留下手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崇徽公主远嫁时鸟儿欢快鸣叫的场景,以乐景衬哀情,表现了公主远嫁时的伤感。
B.“青冢”一句写公主出嫁后埋骨他乡,“翠崖”一句问而不答,以问为答,诗意凄婉动人。
C.颈联中“玉颜”反为“身累”,“肉食”不与“国谋”,诗人将尖锐利的诘问寄寓于这矛盾的现象中。
D.诗歌借古抒怀,体现诗人对和亲政策的追问与思考,也表达了对统治者对外苟且偷安、忍辱求和的不满。
2.本诗尾联中的“空”与《蜀相》“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用词精妙,请比较分析二者寄寓情感的异同。
2023-08-25更新 | 2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