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文天祥(1236-1283)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52 题号:96255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二)

文天祥

落落南冠自结缨,桁杨卧起影纵横。

坐移白石知何世,梦断青灯问几更?

国破家亡双泪暗,天荒地老一身轻。

黄粱得失倶成幻,五十年前元未生。

【注】狴犴:指监狱。南冠:与“楚囚”意同,指囚犯。《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系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结缨:系好帽带,表示从容就死。孔子的学生子路在战斗中帽带开了,“结缨而死”。桁杨:用于颈部、手脚的木制刑具。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用了两个典故:“南冠”自指,“结缨”自励,体现出诗人意志的坚定。
B.“影纵横”,写诗人狱中戴着刑具坐卧的情景,诗人被囚禁的苦痛可见一斑。
C.“坐移白石”“梦断青灯”,写昼观日影、夜不知时的孤寂,凄婉而悲凉。
D.“黄粱得失倶成幻”一句,直斥元朝统治者的美梦不能成真。
2.这首诗的颈联有什么含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知识点】 文天祥(1236-1283)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真州驿

文天祥

山川如识我,故旧更无人。

俯仰干戈迹,往来车马尘。

英雄遗算晚,天地暗愁新。

北首燕山路,凄凉夜向晨。


【注】①真州:治所在今江苏仪征。文天祥被俘北上途中,于祥兴二年(1279)八月二十七日在这里驿馆暂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把“我识山川”奇妙地说成“山川识我”,中间的“如”字有假设之意,表示不敢相信之意。
B.第二句中“更无人”三字,一方面表达对旧友的怀念与伤悼,另一方面抒发了作者难言的隐痛。
C.第三四两句写干戈遍地,尘土迷目,描绘了一幅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包含着对元军的愤恨之情。
D.第五句中“遗算”即失策,这里指当年真州守将未能采用作者的反攻谋略,以致错失救国时机。
E.第六句先用“天地”表现愁思之广,次用“暗”字表现愁思深沉,再用“新”字表现愁思浓烈。
2.如何理解末句“凄凉夜向晨”中“凄凉”二字表达的复杂内涵?请简要概括。
2021-09-17更新 | 3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驿二首(其二)

文天祥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注] ①此诗写于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后,次年押赴元都燕京,途径金陵时所作。②消得:一定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用“金瓯失壮图”的比喻,形象交代了南宋家国沦陷、江山尽失的背景。
B.“衮衣颠倒落泥涂”,用借代的修辞,表现南宋皇帝向元朝俯首称臣的悲惨境况。
C.颔联借用蜀帝杜宇的典故,表达诗人空余一腔报国热血,将要自杀殉国的悲叹。
D.颈联诗人借“秋风”、“寒月”渲染悲凉氛围,烘托国亡家破、老而无依的孤苦心境。
2.尾联表现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021-02-14更新 | 15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建康

文天祥

金陵古会府,南渡旧陪京。

山势尤盘礴,江流已变更。

健儿徙幽土,新鬼哭台城。

一片清溪月,偏于客有情。


【注】①建康,今南京。本诗为文天祥被元兵押解北上途径南京时所作。②会府,都会。③盘礴,据持牢固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古会府”“旧陪京”写出建康地位的变化,暗含其与国家兴亡的密切关系,点明诗人感慨系之的原因。
B.颔联写山势据持牢固,因国事、人事已变,江流也随之改观,诗人由此抒发了物是人非之沧桑感。
C.颈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概写了元兵入主中原后,宋朝的子民非迁即死的悲惨境遇,读之催人泪下。
D.此诗选取了多个意象,虽不假雕琢,但因浸润了诗人的真情实感,产生了“字字是血、苍凉悲壮”的艺术效果。
2.南宋沈义父提出,诗词“结句需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请据此对尾联加似赏析。
2022-04-15更新 | 8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