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9739555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光、黄间曰歧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②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②余谪③居于黄,过歧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③余既耸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④,余在歧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④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期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⑤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苏轼选集》


【注释】
①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②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③谪:降职。苏轼是在元丰三年(1080年)贬到黄州的。④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里之侠皆     宗:推崇
B.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志节、行为
C.欲以此驰骋当世       驰骋:纵马奔跑
D.方山子见之欤       傥:或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余既耸异之               他植者则不
B.使骑逐射之               庄宗受藏之于庙。
C.晚乃遁光、黄间        谪戍之众,非抗九国之师也
D.呼余宿                  皆出于此乎
3.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是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门        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②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带,自得其乐。
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从这个意义上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⑵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知识点】 苏轼(1037-1101)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孝文帝初立,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上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事仪法,更秦法。上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上议以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之,乃短贾生于上。于是上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辞往行,闻长沙卑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作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入舍,止于坐隅,自以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

后岁余,贾生征见。上方坐宣室受厘,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以为自此起矣,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堕马而死,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年三十三矣。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改动)

材料二: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余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然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超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

(节选自苏轼《贾谊论》,有改动)

【注】①正朔:古代改朝换代时新帝王颁行的新历法。②鸮:猫头鹰,楚人称之为,古人认为是不祥之鸟。③受厘:祭祀后以祭余之肉归致皇帝,以示受福。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得君如A汉文B犹且以不C用死D然则E天下无尧F舜G终不可H有所为耶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悉,文中指全都、全部,与《桃花源记》中“悉如外人”的“悉”意思相同。
B.害,文中指伤害,与《屈原列传》中“争宠而心害其能”的“害”意思不同。
C.具,文中指详尽,与《答司马谏议书》中“故今具道所以”的“具”意思相同。
D.患,文中指祸患,与《论语·学而》中“不患人之不己知”的“患”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谊少而有才,虽然是最年轻的博士,却能在年长的老先生们无话可说的时候,详尽地回答汉文帝下令讨论的问题。
B.贾谊的政治改革措施遭到朝中权臣反对,不过汉文帝对这些诋毁的言辞不仅不予理睬,还命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傅一职。
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宣室一番夜谈让汉文帝感叹贾谊的学问无与比肩,于是请他教导、培养自己所喜爱的幼子梁怀王。
D.苏轼认为贾谊是王佐之才,如其政治设想能得以实现,那么,汉代所取得的政治成就将是夏商周三代的成就都无法超过的。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2)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
5.苏轼说贾谊是个不善于在逆境中生活的人,那么贾谊在遇到逆境时是如何应对的呢?
2024-04-18更新 | 2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墨宝堂记

苏轼

世人之所共嗜者,美饮食,华衣服,好声色而已。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弹琴奕棋蓄古法书图画客至出而夸观之自以为至矣。则又有笑之者,曰:“古之人所以自表见于后世者,有言语文章也,是恶足好?”而豪杰之士,又相与笑之。以为士当以功名闻于世,若乃施之空言,而不见于行事,此不得已者之所为也。而其所谓功名者,自知一官,等而上之,至于伊、吕、稷、契之所营,刘、项、汤、武之所争,极矣。而或者犹未免乎笑曰:“是区区者曾何足言,而许由辞之以为难,孔丘知之以为博。”由此言之,世之相笑,岂有既乎?

士方志于所欲得,虽小物,有弃躯忘亲而之者。故有好书而不得其法,则拊心呕血,几死而仅存,至于剖冢斫棺而求之。是岂有声、色、臭味足以移人哉?方其乐之也,虽其口不能自言,而况他人乎!人特以己之不好,笑人之好,则过矣。

毗陵人张君希元,家世好书,所蓄古今人遗迹至多,尽刻诸石,筑室而藏之,余为记。余,蜀人也,蜀之谚曰:“学书者纸费,学医者人费。”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世有好功名者,以其未试之学,而骤出之于政,其费人岂特医者之比乎?今张君以兼人之能,而位不称其才,优游终岁,无所其心智,则以书自娱。然以余观之,君岂久闲者,蓄极而通,必将大发之于政。君知政之费人甚于医,则愿以余之所言者为鉴。

【注】①此文是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年)任杭州通判时,应张希元之请而作。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尧帝知其贤德,欲禅让君位于他,许由坚辞不就。③“则椎心”二句,据韦续《墨薮》载:“魏钟繇见蔡邕笔法于韦诞,自槌三日,胸尽青,因呕血。魏世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繇求之,不与。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而得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知一官       效:胜任
B.有弃躯忘亲而之者       驰:向往,追求
C.余为记       属:通“嘱”,嘱咐
D.无所其心智       役:压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有言语文章也       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B.士方志于所欲得       皆出于此乎
C.古之人所以自表见于后世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君知政之费人甚于医       师道之不传久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讽刺批评了社会上没完没了的相互嘲笑的现象,认为只有像伊尹、吕尚、稷、契一样经营国事,像刘邦、项羽、商汤、周武一样争夺大业,才能免于嘲笑。
B.有些收藏者痴迷到“弃躯忘亲”,有的“椎心呕血”而“剖冢斫棺”,可谓不择手段,用尽心思。他们在书画中所得到的精神享受连他们自己都无以言表,其他人就更无法理解他们内心的那份痴情了。
C.苏轼对张希元提出了期望和警示:从政非同藏书等个人爱好,其对人的伤害要超过行医,关乎芸芸众生的生死祸福,因而更需要如履薄冰。
D.本文名为“记”,但全文以议论为主。第一、二段从世间广泛存在的各个行业之间的偏见切入,转到“收藏”这一行业的苦乐甘甜。最后一段,交代写作原因,并对张希元的行业选择提出告诫。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弹琴奕棋蓄古法书图画客至出而夸观之自以为至矣。
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人特以己之不好,笑人之好,则过矣。
(2)所蓄古今人遗迹至多,尽刻诸石,筑室而藏之,属余为记。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020-02-13更新 | 6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雪堂记

[宋]苏轼

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於四壁之间,无容隙也。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者。苏子隐几而昼瞑,栩栩然若有所适而方兴也。未觉,为物触而寤,其适未厌也,若有失焉。以掌抵目,以足就履,曳于堂下。

客有至而问者曰:"子世之散人耶,拘人耶?散人也而天机浅,拘人也而嗜欲深。今似系马而止也,有得乎而有失乎?"苏子心若而口未尝言,徐思其应,揖而进之堂上。客曰:"嘻,是矣,子之欲为散人而未得者也。予今告子以散人之道。夫禹之行水,庖丁之投刀,避众碍而散其智者也。是故以至柔驰至刚,故石有时以泐。以至刚遇至柔,故未尝见全牛也。予能散也,物固不能缚,不能散也,物固不能释。名之于人,犹风之与影也,子独留之。故愚者视而惊,智者起而轧,子遇我,幸矣,吾今邀子为藩外之游,可乎?"

苏子曰:“予之于此,自以为藩外久矣,子又将安之乎?"客曰:"甚矣,子之难晓也。夫势利不足以为藩也,名誉不足以为藩也,阴阳不足以为藩也,人道不足以为藩也。所以藩予者特智也尔智存诸内发而为言而言有谓形而为行则行有谓也。人之为患以有身,身之为患以有心。是圃之构堂,将以佚子之身也?是堂之绘雪,将以子之心也?身待堂而安,则形固不能释;心雪而警,则神固不能凝。”

苏子曰:"子之所言是也,然未尽也。余之此堂,追其远者近之,收其近者内之,求之眉睫之间,是有八荒之趣。吾非取雪之势,而取雪之意;吾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机。吾不知雪之为可观赏,吾不知世之为可依违。性之便,意之适,不在于他,在于群息已动,大明既升,吾方辗转,一观晓隙之尘飞。子不弃兮,我其子归。”

客忻然笑,唯然而出,苏子随之。客而领之曰:“有若人哉。”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


(注)①本文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贬谪黄州的第三年;②隐几:靠着几案;③系马:不能自由奔跑的马;④泐:石依其纹理而裂开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筑而                                 垣:筑墙围绕
B.苏子心若而口未尝言             省:明白
C.将以子之心也                       佚:遗弃,散失
D.客而颔之曰                           顾:回头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组是
A.筑而垣之,作堂                       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B.子遇我,幸矣                           简能而任((《谏太宗十思疏》)
C.心雪而警                                 吾郡之发愤一击(《五人墓碑记》)
D.客忻然                                 求救国之策(《指南录后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散人之道”和“落外之游”的主客问难,深入辩论了彼此人生观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体现了苏轼从“失意”到“适意”的生存智慧。
B.在“客人”看来,苏轼在雪堂四周绘以雪景,希望达到怡心适意的效果,是用其智巧的表现,“心散而形拘”,本质上仍然是个“拘人”。
C.苏轼追求的是远离机巧变诈的纷争之地,不再计较世俗所追逐的虚名微利,构筑适于自己意趣的天地,而不是超然尘世之外的“散人之道”。
D.语言上叙事简练,描写生动,说理透辟严谨,具有鲜明的思辨色彩;结构上蓄势充分,层层深入;情感倾向上追求朴实闲淡的“适意”人生。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所以藩予者特智也尔智存诸内发而为言而言有谓,形而为行则行有谓也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觉,为物触而寤,其适未厌也,若有失焉。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烛之武退秦师》)
2019-11-04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