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984740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路隋,字南式,其先出阳平。父泌,字安期,通《五经》,端亮寡言,以孝悌闻。建中末,为长安尉。德宗出奉天【注】,弃妻子奔行在,扈狩梁州,排乱军以出,再中流失,裂裳濡血。以策说浑城,召置幕府。东讨李怀光,奏署副元帅判官。从珹会盟平凉,为吐蕃所执,死焉。时隋婴孺,以恩授八品官。逮长,知父执吐蕃,日夜号泣,坐必西向,不食肉。母告以貌类泌者,终身不引镜。贞元末,吐蕃请和,隋三上疏宜许,不报。举明经,授润州参军事。李锜欲困辱之,使知市事,隋怡然坐肆,不为屈。韦夏卿高其节,辟置东都幕府。元和中,吐蕃款塞,隋五上疏请修好,冀得泌还,诏可。谴祠部郎中徐复报聘,而泌以丧至,帝愍恻,赠绛州刺史,官为治丧服除,擢隋左补阙、史馆修撰,以鲠亮称。穆宗立,与韦处厚并擢侍讲学士,再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每除制出,以金币来谢者,隋却之曰:“公事而当私贶邪?”文宗嗣位,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初,韩愈撰《顺宗实录》,书禁中事为切直,宦竖不喜,訾其非实,帝诏隋刊正。隋建言:“卫尉卿周居巢、谏议大夫王彦威、给事中李固言、史官苏景胤皆上言改修非是。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议者至引隽不疑,第五伦为比,以蔽聪明。臣宗闵、臣僧孺谓史官李汉、蒋系皆愈之婿,不可参撰,俾臣得下笔。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等以嫌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有诏擿贞元、永贞间数事为失实,余不复改,汉等亦不罢。进门下侍郎,弘文馆大学士。久之,辞疾,不听,册拜太子太师。明年病卒,年六十。

(节选自《新唐书·路隋传》,有删改)


【注】德宗出奉天:指唐德宗因属下兵变而到奉天(今陕西乾县)避难。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等以嫌/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
B.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等以嫌/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
C.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等以嫌/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
D.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等以嫌/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B.幕府,军中将帅处理事务的地方,也泛指衙署;幕府中聘用的人员称为幕僚。
C.明经,原义是通晓经学,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主要考查儒家经义。
D.服除,服指丧服,古人在守丧期间要穿丧服,守丧期满后脱掉丧服称为服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路隋为人至孝,对父感情很深。他的父亲路泌跟随浑瑊在平凉会盟,被吐蕃人扣留后死在那里,路隋从母亲口中得知自己长得很像父亲,一生都没有再照镜子。
B.路隋坚守气节,不畏上官困辱。他在担任润州参军事时,受到了上司李锜的刁难,被派去管理市场,他安然坐在肆中处理事务,坚决不向李锜屈服。
C.路隋为官清廉,不收他人财物。他担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时,每次朝廷授官的诏令出来,有人向他赠送财物,他都以公事不受私赠为由拒绝了。
D.路隋实事求是,修史态度严谨。他监修国史时,有人提出《顺宗实录》内容不实,他一方面为作者韩愈辩护,一方面根据事实指出错误并进行了修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遣祠部郎中徐复报聘,而泌以丧至,帝愍恻,赠绛州刺史,官为治丧。
(2)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其系燕父子以,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方其系燕父子以: 绳索B.下沾襟:流泪
C.抑其成败之迹:考察、探究D.逸豫可以亡身:安乐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A.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B.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C.岂非人事D.及凯旋而纳之
3.与“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其”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方系燕父子以组B.尔无忘乃父之志
C.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D.请矢,盛以锦囊
4.下列加点词语,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梁君臣之首B.一夫
C.负而驱,及凯旋而纳之D.羸粮而
2022-02-13更新 | 20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居易敏晤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诊。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锷诛求百计,不恤雕瘵,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与之则纲纪大坏,不与则有厚薄,事一失不可复追。明年,以母丧解,还,拜左赞善大夫。是时,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 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久之,徙忠州刺史。入为司门员外郎,以主客郎中知制诰。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

(摘编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
B.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
C.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
D.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对人称字,表尊敬。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考试者,称“进士”。
C.陛下,本义是台阶,特指皇宫的台阶,后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D.谥,即谥号,是对死去的大臣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顾况是个自恃才华的人,而白居易未成年时写的文章就受到他的推崇赞许。
B.白居易心系百姓,直言进谏。元和四年,旱灾严重,白居易上书建议全免江淮两赋,赈救离散贫瘠的百姓。
C.白居易超越职权,遭受贬谪。白居易因第一个上书要求倾全力追捕刺杀武元衡的凶手而被贬为江州司马。
D.白居易随遇而安,得以善终。白居易被贬以后,寄托心志于佛道生死之说,若忘形骸;后又被启用,以刑部尚书致仕。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
5.白居易为什么反对李师道用私款为魏征的孙子赎故第?请简要分析原因。
2023-01-03更新 | 3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子昂碎琴

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顾左右曰:“辇千缗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此乐。”皆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声华溢都。

(选自《智囊全集》)


【注释】①辇(niǎn):载运。②缗(mín):成串的钢钱。古代一千文为一缗。③京毂(gǔ):通往京城的大道。④声华:声名。

【乙】敬之识才

敬之尝为《华山赋》示韩愈,愈称之,士林一时传布,李德裕尤咨赏。敬之爱士类,得其文章,孜孜玩讽,人以为癖。雅爱项斯为诗,所至称之,繇是擢上第斯字子迁江东人。敬之祖客灞上,见闵人濮阳愿,阅其文,大推挹,遍语公卿间。会愿死,敬之为敛葬。

(选自《新唐书番一百六十列传第八十五》)


【注释】①敬之:杨敬之,唐代文学家。②项斯: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③繇(yáo):人名。④擢(zhuó):提拔。⑤上第:前几名。⑥濮阳愿:人名。⑦挹(yì):提携。
1.解释下列居中加点的词。
①顾左右曰:“攀千缗之!”(            )             ②答曰:“余此乐。”(            )
③食毕,捧琴(            )                                 愿死,敬之为敛葬(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
(2)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
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斯字子迁江东人
4.【乙】文中杨敬之“爱士类”,表现在哪几件事上?
5.【甲】文中陈子昂“声华溢都下”,【乙】文中杨敬之“士林一时传布”,其原因是什么?请比较异同。
2020-06-03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