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文主题 > 青年成长
题型:作文-材料作文 难度:0.15 引用次数:198 题号:992700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表情包”是一种通过图片来表达感情的方式。表情包一诞生,就“统治”了中国人的社交圈,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社交方式是所谓“天可不聊,图不可输”,几乎任何对话都会出现表情包的身影。

材料二:

一位教授表示,他感觉自己“落伍”了,常常不知道该怎么跟学生在手机上进行交流。最典型的例子是,现在学生都喜欢用表情包,有时他苦口婆心劝告学生几句,学生啥也不说,回一个表情包;表扬或批评学生几句,他们常常也是发来一个表情包。老师说,表情包简直是结束聊天的“利器”,学生发“包”,他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回应,这不是对话结束,而是沟通中止了。

材料三:

美国学者伯德惠斯特尔称,在双方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有7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的。专门研究非语言符号的艾伯顿·梅热比曾提出公式:沟通双方互相理解=语调、语速(38%)+表情、姿态(55%)+语言内容(7%)。


表情包是丰富了人们的表达能力,还是阻碍了人们的表达能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相似题推荐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 (0.1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月23日,某高中高三家长向市长热线投诉,学校在疫情期间举行高考出征仪式,上千名学生聚集操场喊口号,均未戴口罩。家长认为,此举不仅违反了教育局下发的“不得组织现场毕业典礼、学位授予和集体拍照等聚集性活动”的相关规定,还漠视学生的生命安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方面负责人则表示,该出征仪式是基于当前疫情情况下,缓解长时间疫情带来的学习压力,调整学生在校学习状态,激发学习斗志的一种有效手段。虽然做法欠妥,但学校的教育初衷无可厚非,应该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一直以来,举行高考誓师大会、出征仪式等活动,是各高中较为普遍的做法,也被认为是缓解压力,振奋精神,激发斗志的有效手段。某高中毕业生就表示:学校开展的高考誓师活动,在繁重的高三学习期间,让自己保持亢奋的学习状态,不断克服困难,向着自的理想目标去迈进。

也有人认为,学校在教育行为中应当发挥积极正向的价值导向作用。要求学生复习备考是很有必要的,但不能去搞“杀气腾腾”的百日誓师大会;提倡学生发奋学习是对的,但不能让校园里充斥着“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血腥标语。


作为即将迈入高三的学生,你对“高考出征仪式”“百日誓师大会”等教育现象的看法和态度如何,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内交流你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08-03更新 | 46次组卷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仰望天空

陈衍强(云南)

为防止武汉的疫情蔓延.

我在云南彝良

不仅以驻村扶贫的理由

阻止了一个地上的湖北佬

来我家过年的想法

还像伊朗担心无人机一样

随时仰望天空

看是否有九头鸟飞过

2020.01.22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日本某学校给学生家长发去这样的校园通知:

“随着信息在新闻和网络上不断扩散,大家不要对中国以及在武汉生活的人产生言论上的不平等对待,请各位家长和孩子说起这事时要从培养孩子的正确人权意识出发,注意言行!”


写作任务三选一:
①诗作《仰望天空》发表后在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有人认为这不是诗,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挑战了“中国人的底线”,还有人认为诗人有创作的自由,而作者自己则辩称只是想用一种反讽的手法,提醒人们减少走动,防止疫情扩散。对这首诗,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一,写一篇800字的文学评论,阐述你的观点,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生于非典、考于肺炎的你在这个全民防疫、宅居在家的特殊春节,一定与家人有不少温情故事。请给材料二中日本学校的学生写一封信,让他们了解你近期在中国的生活,讲述你的春节故事,落款为“来自中国的一名考生”。要求以记叙为主,不要套作,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③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和含意,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0-02-29更新 | 652次组卷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 (0.1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选择哪一条道路,它都是荆棘与鲜花同在,有晴空也有冷雨。我们的人生,或许是凯鲁亚克《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也或许是李娟的"沿着漫漫时光,沿着深沉的威严和恐惧,崎岖至此的道路"。道路的故事充满了人生的经验,没有路的时候,心里会彷徨,路多的时候心里又会迷失。走好选择的路,别只选好走的路。


这是《朗读者》的一段开场白,以上内容引发你哪些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019-02-28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