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近代物理 > 原子核 > 放射性元素衰变 > 半衰期 > 半衰期的概念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44 题号:10167018
原子的发现和核能的开发利用,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同时,核能发展也伴生着安全风险和挑战。2019年9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这是中国发表的首部核安全白皮书。核电站使用的核燃料有一种典型的核反应方程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核反应属于人工转变
B.方程中X是α粒子,具有很强的电离本领
C.化合物中的铀235的半衰期比单质的铀235的半衰期短
D.假设质量为m1,X质量为m2质量为m3质量为m4,光速为c,则该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O级大地震,导致核电站安全壳破损,使全球遭受核污染.世界绝大多数地方都从大气中检测到了的碘(I)一131,就是核原料一铀钚混合氧化物裂变的主要产物之一.碘一131的原子核内有78个中子,具有放射性.它发生衰变时,发射出β、γ射线,生成氙(Xe)-131,若所发射的β、γ射线的能量分别为0.6065MeV和0.3640Me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戴口罩可以防止碘一131的辐射
B.铀钚混合氧化物中,铀与钚的半衰期都发生了变化
C.碘一131发生衰变时,核反应方程是
D.碘一131发生衰变时,有 的质量转化为能量
2018-08-05更新 | 32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产生的
B.将放射性物质放入高温高压的环境,其半衰期将变大
C.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β射线的穿透能力强
D.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2020-09-08更新 | 7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44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前苏联政府为了阻止核电站爆炸产生放射性核污染,建造起来的一个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将核电站的第4号反应堆彻底封住。由于从远处看这一建筑像一座巨大的坟墓,被称为“切尔诺贝利核石棺”。这座“石棺”到2022年就会达到寿命极限,目前乌克兰已经完成核电站新防护罩建造工作,据乌克兰政府表示,“新棺”的用期计划达到100年。核事故中辐射防护的主要对象是碘-131,放射性碘进入人体后对甲状腺造成损害,短期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长期可引起癌变。碘的半衰期为8天,其衰变方程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加压或者是降温的方法,可以改变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
B.8个经过8天后还剩下4个
C.衰变发出的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电离能力很强
D.衰变过程中质量数不变
2022-09-29更新 | 6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