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近代物理 > 波粒二象性 > 光电效应 > 光电效应的规律 >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
题型:多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0 题号:11061837
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波段内有4条谱线,波长分别为nm、nm、nm和nm,它们是吸收光子能量的电子进入激发态后,返回n=2的能级时所释放出的谱线。玻尔的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则关于这四种光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波长为的光线
B.光子动量最大的是波长为的光线
C.若用13.06eV能量的光子照射一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能观测到全部四条谱线
D.若分别用这四种光线照射逸出功为3.34eV的金属,都无法产生光电子

相似题推荐

多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有关近代物理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碘131的半衰期大约为8天,三个月后,碘131剩下的质量约为原来的
B.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
C.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不牢固,原子核越不稳定
D.铀235裂变的方程可能为
E.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再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一定不大于入射光子的频率
2018-09-20更新 | 175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玻尔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B.只要照射到金属表面上的光足够强,金属就一定会发出光电子
C.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
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
2018-04-25更新 | 68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如图是某种火灾报警装置的工作电路图,它的核发部件为紫外线光电管,其中A为阳极,K为阴极,发生火灾时cd端有输出电压实施报警。已知地表附近太阳光中紫外线光子能量介于3.1~3.9eV之间,明火中的紫外线光子能量介于4.4~6.2eV之间。几种金属单质的逸出功如下表所示,若光电管阴极材料K选用金属铝,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金属单质

逸出功/eV

2.25

2.29

3.38

4.21

A.太阳光照射时cd端有输出电压
B.明火照射时cd端有输出电压
C.若阴极K材料选用金属锌,能实现有效报警
D.明火中紫外线波长越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2023-04-05更新 | 2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