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近代物理 > 波粒二象性 > 光电效应 > 光电效应的规律 >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
题型:多选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15 题号:14909739
2021年10月5日,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分别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的三位科学家,其中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因发现了“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波动的相互作用”而获奖。下列有关原子和近代物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现有的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的
D.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逸出的电子流

相似题推荐

多选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B.235U的半衰期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C.原子核内部某个质子转变为中子时,放出射线
D.在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E.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
2016-12-08更新 | 212次组卷
多选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1905年,爱因斯坦把普朗克的量子化概念进一步推广,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子说。在给出与光电效应有关的四个图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验电器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锌板带正电,验电器带负电
B.图2中,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遏止电压和光的强度有关
C.图3中,若ev1vcU1已知,由图象可求得普朗克常量的表达式
D.图4中,由图象可知该金属的逸出功为Ehv0
2021-11-19更新 | 1123次组卷
多选题 | 较易 (0.85)
【推荐3】在水面下同一深度处有两个点光源P、Q,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当它们发光时,在水面上看到P光照亮的水面区域大于Q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光折射率小于Q光B.P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Q光
C.P光照射某种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Q光照射同种金属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D.让P光和Q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P光条纹间距小于Q光
2019-01-30更新 | 6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