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热学 > 气体、固体和液体 > 气体 > 气体的等容变化 > 应用查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5 题号:19099667
在“用DIS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其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中___________为压强传感器。(选填“A”或“B”)
(2)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无需测量被封闭气体的体积
B.密封气体的试管需要全部在水中
C.每次加入热水后,用温度传感器搅拌使水温均匀
D.每次加入热水后,立即读数
(3)某同学记录下了初始时封闭气体压强和摄氏温度,随后逐渐加热水升高温度,并记录下每次测量结果与初始值的差值。在实验中压强传感器软管突然脱落,他立即重新接上后继续实验,其余操作无误。则的关系图可能是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为了研究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瓶的塞子上插入一根两端开口且足够长的细玻璃管,瓶内有一定质量的水和空气。由于内外压强差,细玻璃管内水面与瓶内有一定的高度差。该小组成员在某栋17层高的楼内进行实验,每层楼的高度均为,一楼地板与地面平齐。实验时,他们先将装置放在一楼地板上,水柱稳定后记录细玻璃管内水面与瓶内水面间的高度差,然后在不同的楼层重复上述操作,记录多组高度差的值。下表为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不计水面升降引起的瓶内空气体积和温度的变化,不考虑毛细现象,水银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13.6倍)。
   
楼层147101316
214.1227.7241.5255.1268.5282.0
①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发现,高度每升高,大气压强约减小_________。(保留1位有效数字)
②通过数据分析该小组成员选择瓶内装水而不装水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③小组成员想用此装置来测量某座山的高度,他们先将此装置放在温度为27℃、大气压强为的山脚下A处,测得瓶内水面间的高度差。然后将装置移到山顶的处,待稳定后发现高度差变为,已知该山山顶比山脚的温度低6℃,则处到A处的竖直高度差为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2023-05-24更新 | 202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小明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大气压强。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臂插入烧瓶,B臂与玻璃管C下部用橡胶管连接,C管开口向上,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水银封闭于烧瓶内。开始时,B、C管内的水银面等高,此时在B管上标记好此时水银面的位置K
(1)对烧瓶加热,使烧瓶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为使封闭气体的体积不变,应将C管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移动,直至_______
(2)若当时的大气压强为p0,当C管内的水银面比B管内的水银面高h时,封闭气体的压强可用字母表示为p=______
(3)实验中保持气体体积不变,不断加热烧瓶内的气体,记录气体的摄氏温度t和C管内的水银面高出B管内的高度h。做出ht图象如图乙,写出大气压强p0=______,初始时的温度T0=______
2020-08-06更新 | 258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研究一定质量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他们在试管中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将压强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压敏元件和热敏元件伸入到试管内部,通过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测得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温度.

(1)实验中,他们把试管浸在烧杯的冷水中,通过在烧杯中逐次加入热水来改变试管内气体的温度,每次加入热水后就立即记录一次压强和温度的数值,最后得到一组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数值.上述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取了正确的操作后,他们针对同一部分气体在三个不同体积的情况下记录了相关数据,计算机绘出的p-t图像分别如图(b)中的1、2、3所示,其中p1为已知量,则图线1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3)图(c)中可能符合上述气体变化过程的图线是( )
A.B. C. D.
2016-12-07更新 | 10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