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近代物理 > 波粒二象性 > 康普顿效应 > 康普顿效应的现象及其解释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60 题号:19530781
在近代物理学史上,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所做出的贡献中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孙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并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B.贝克勒尔最先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并从沥青中分离出了钋
C.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是分立的线状光谱
D.在康普顿效应中,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有些光子散射后的波长变短
22-23高二下·湖南长沙·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射线的本质是高频电磁波
B.只要入射光照强度足够大,就会发生光电效应
C.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对应的波叫做德布罗意波,其本质为电磁波
D.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大
2020-04-20更新 | 22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我国科学家吴有训在上世纪20年代进行X射线散射研究,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X射线被较轻物质散射后光的成分发现,散射谱线中除了有波长与原波长相同的成分外,还有其他波长的成分,这种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如图所示,在真空中,入射波长为的光子与静止的电子发生弹性碰撞。碰后光子传播方向与入射方向夹角为37°,碰后电子运动方向与光子入射方向夹角为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碰撞后光子的波长为
C.碰撞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D.碰撞后光子相对于电子的速度大于
2023-03-24更新 | 146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实验表明:光子与速度不太大的电子碰撞发生散射时,光的波长会变长或者不变,这种现象叫康普顿效应,该过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如果电子具有足够大的初速度,以至于在散射过程中有能量从电子转移到光子,则该现象被称为逆康普顿效应,这一现象已被实验证实.关于上述逆康普顿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B.该过程不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C.散射光中存在波长变长的成分
D.散射光中存在频率变大的成分
2020-01-01更新 | 1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