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近代物理 > 原子结构 > 核式结构模型 > α粒子散射实验 > 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现象和结果分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250 题号:21394916
如图甲所示为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剖面图,图中铅盒内的放射性元素钋(Po)所放出的α粒子由铅盒上的小孔射出,形成一束很细的粒子束打到金箔上。α粒子束能穿过很薄的金箔打到荧光屏上,并产生闪光,这些闪光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α粒子穿越金箔前后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θ称为散射角,如图乙所示,荧光屏和显微镜可一起绕金箔沿圆周转动,以便观察α粒子穿过金箔后散射角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装置可以不放在抽成真空的容器中
B.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表明,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散射角很小(平均为2°~3°),几乎沿原方向前进
C.α粒子散射实验中观察到的个别α粒子被反弹回来,就像“一颗炮弹射向一张薄纸会反弹回来”,这种现象可用“枣糕模型”来解释
D.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有些类似太阳系,原子核犹如太阳,电子犹如行星,可称为原子的“行星模型”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1】在原子结构的研究方面,科学家前赴后继、不断完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本身是有结构的
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完全否定了汤姆孙的“枣糕模型”
C.玻尔把微观世界中物理量取分立值的观念应用到原子系统,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完全否定了核式结构模型
D.玻尔的原子理论只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这说明了玻尔模型也是有局限性的
2021-06-01更新 | 4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普朗克通过对光电效应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光子说
B.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和质子的存在
C.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玻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提出了氢原子能级理论
2022-04-01更新 | 2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3】在研究物理现象时往往要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下列模型建构符合科学的是(  )
A.“嫦娥5号”与返回器交会对接过程可以把“嫦娥5号”看作质点模型
B.研究地球表面树叶下落的过程可以看作自由落体模型
C.解释氢原子光谱可以用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
D.解释光电效应现象可以用爱因斯坦的光子模型
2021-05-12更新 | 3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