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近代物理 > 波粒二象性 > 光电效应 > 光电效应的规律 >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7 题号:513406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要经过6次衰变和8次衰变
B.玻尔的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C.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在光电效应中,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D.紫光照射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时,增大入射光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把某种金属板连在验电器上.第一次,用弧光灯直接照射金属板,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第二次,在弧光灯和金属板之间,插入一块普通的玻璃板,再用弧光灯照射,验电器指针不张开,由此可以判定,使金属板产生光电效应的是弧光中的(     
A.可见光成分B.紫外光成分C.红外光成分D.无线电波成分
2019-01-30更新 | 5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所示,这时(       
A.金属内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
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
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
D.若仅减弱照射光的强度,则可能不再有光电子飞出
2018-09-16更新 | 1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用强黄光、弱黄光和蓝光分别照射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的K极,其饱和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而光与电子发生碰撞前后速度方向发生改变,如图丙所示。根据这些图像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乙说明光子具有能量,且光强越强,单个光子能量越大
B.根据图乙分析可知,若用红光照射同一实验装置,一定有光电流产生
C.在图丙的现象中,有部分光子碰撞后的波长大于碰撞前的波长
D.图甲的现象不仅可以说明光具有粒子性,而且说明光子具有动量
2023-07-12更新 | 3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