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物理实验 > 力学实验 > 探究动能定理 > 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目的、原理、器材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5 题号:5138600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验证动能定理;图中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水平放置,C为弹簧测力计,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静止释放小车后在打出的纸带上取计数点,已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s,并测量出两段长度如图2,若测出小车质量为0.2kg,选择打2、4两点时小车的运动过程来研究,可得打2点时小车的动能为 ______ J;打4点时,小车的动能为 ______ J;该同学读出弹簧秤的读数为0.25N,由WF=Fx24算出拉力对小车做功为 ______ J;计算结果明显不等于该过程小车动能增加量,超出实验误差的正常范围,你认为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图甲所示,用质量为m的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使它在长木板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利用该装置可以完成“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直流电源        B.交流电源
(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摩擦阻力,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B.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3)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将打下的第一个点标为O。在纸带上依次取ABC……若干个计数点,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测得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为x1x2x3……如图乙所示:

实验中,重物质量应______小车质量,可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______,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______。(以上两空均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020-10-25更新 | 180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合外力的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他们通过改变光电门的位置和悬挂物的质量进行多次实验,采集多组数据.已知将此装置平衡摩擦后,小车总是由同一位置自由释放,小车上方固定一宽度为d的挡光板.

(1)下列关于操作中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调整轨道的倾角至合适位置的标志是:悬挂物连带小车在轨道上匀速运动
B.实验时,使悬挂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就可以近似认为悬挂物的重力等于小车所受拉力
C.实验时,务必先接通光电门,待其正常工作后,再释放小车
D.多次实验时,一定要让小车由静止释放
(2)本小组同学在实验中有不同操作和数据处理方式,你认为合理的说法是______
A.甲同学把小车的末速度(v)作为横坐标,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作为纵坐标,人为画出该图线后再分析得出结论
B.乙同学保持悬挂物的质量不变,以小车的位移(x)作为纵坐标,以小车的末速度的平方(v2)作为横坐标,人为作出图线后能得出结论
C.丙同学保持小车的位移不变,以悬挂物的质量(m')为纵坐标,以小车的末速度的倒数()作为横坐标,人为作出图线后能得出结论
D.丁同学保持小车的位移不变,以悬挂物的质量(m')为纵坐标,以小车和悬挂物的获得的总动能()作为横坐标,人为作出图线后能得出结论
(3)戊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他把小车和悬挂物作为研究对象,悬挂物的重力作为合力,计算出的结果始终是:悬挂物重力做的功小于小车和悬挂物整体动能的增量,即没能得到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你认为导致此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6-09更新 | 159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

(1)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则: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_____(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滑块的质量M,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_____
(2)实验时,应该先_____,再_____(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
2016-12-08更新 | 1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