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物理实验 > 力学实验 > 探究动能定理 > 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
题型:实验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939 题号:52532
如图是“验证动能定理”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kg,ABCD是连续打出的四个点,它们到O点的距离图上已标出,则由图中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做功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J,(计算保留2位小数)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9-10高一下·福建厦门·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将木板竖直放置在斜槽末端的前方某一固定位置,在木板上依次固定好白纸、复写纸,将小球从不同的标记点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到达斜槽底端时下落的高度H,并根据落点位置测量出小球离开斜槽后的竖直位移y,改变小球在斜槽上的释放位置,进行多次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高度H(h为单位长度)h2h3h4h5h6h7h8h9h

竖直位移y/cm

30.015.010.07.56.04.33.83.3
(1)表格中空缺的数据应为________
(2)已知木板与斜槽末端的水平距离为x,小球在离开斜槽后的竖直位移为y,不计小球与槽之间的摩擦,小球从斜槽上滑下的过程中,若动能定理成立,则应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若仅仅换一形状完全相同,但摩擦不能忽略的斜槽(其余装置、位置均不变),表格中竖直位移y的数值与上表相比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18-02-10更新 | 204次组卷
实验题 | 较易 (0.85)
【推荐2】某学习小组用图甲实验装置测量滑块和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粗糙程度均匀且足够长的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铁架台,一个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一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O点并且和水平桌面平滑连接,另一位置放置在铁架台竖直铁杆上,使长木板倾斜放置构成一个斜面。现进行如下操作:
①平衡摩擦力:以长木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O处为轴,调节长木板在铁架台上的放置位置,使滑块恰好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在铁架台的竖直杆上记下此位置P1,用刻度尺测出P1到水平桌面的高度H
②保持O位置不变,长木板一端放置在铁架台竖直杆上的P2位置.测量出P1P2间的距离h,将滑块从P2位置由静止释放,滑块最终静止于水平桌面的Q点,用刻度尺测量出OQ间距离x
③改变长木板一端在铁架台上的放置位置,重复步骤②数次.
请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得到的物理量完成以下问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步骤②中滑块通过O点的速度v=________
(2)由步骤①和②得出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
(3)某学生以h为横坐标,以x为纵坐标,根据步骤③的测量数据在x-h图像中描点画出如图乙所示直线,若直线的斜率为k,则测得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图中直线延长线没有过坐标原点,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
2019-12-30更新 | 194次组卷
实验题 | 较易 (0.85)
【推荐3】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的实验。
(1)为平衡摩擦力,应取下______(选填“纸带”、“钩码”或“纸带和钩码”),通过调整垫块的位置,改变长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2)图乙是该同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连续的六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图中。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0.45kg,钩码的总质量为m=0.05kg。该同学认为绳子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则从打B点到E点的过程中,合力对小车做的功是______J,小车动能的增量是______J。(取,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加量大一些,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______
A.在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了小车
B.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
C.钩码做匀加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
D.长木板的倾角太小
2022-01-11更新 | 2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